一場疫情,打亂了金控業的海外布局,誰在疫情中看到新機會? 誰又能異軍崛起?「2020金控公司整體經營績效評比」揭曉,為您揭露當潮水退去時,各家金控的「真實力」。
有國際永續界奧斯卡之稱的道瓊永續指數日前公布,台灣有九家金融業者入選,這些企業如何在永續經營與維持業績之間,找出平衡點?
金融圈人士透露,金管會從農曆春節前啟動首波對金控業者執行ESG的「面談」,目前已知,農曆年前赴金管會進行ESG簡報的金控業者共有六家,都由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親自領軍一級局處首長聽取簡報,可見金管會對金控業者推展ESG的重視,已確定位列金管會今年督軍全體金融業發展的重點議題。
2022年初,深受外資青睞的玉山(2884)就宣布新設「永續長」一職,為金控業首例,並由總經理陳美滿接下,是國內金控業第一樁CEO兼任CSO(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的人事令,外界正面解讀,認為玉山將展現ESG+EPS「雙管齊下、互利共好」的決心。
衝刺2050年政策淨零排放目標,金控多數已排定階段目標,除逐年降低燃煤等高汙染碳排企業投融資比重外,開發金(2883)旗下的中華開發資本,今(2022)年底自有資金投資部位就將全面「除煤」,2045年金控全資產將提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另富邦金(2881)與國泰金(2882)旗下國壽,也明確喊出不再投資未積極轉型的高燃煤電廠,國泰金還將總經理績效與減碳成效連結,創下同業首例。
臺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揭牌後,周五(12/22)完成首批碳權交易。在碳交所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啟動的典禮當天,台上27家企業高層排排站,從台積電、鴻海、中華電、玉山金等,各產業龍頭企業都響應參加台灣首批國際碳權交易,估算首日成交金額逾80萬美元,最大客戶為金控業者。
金控業 2024 搶才大作戰 ,三大金控富邦、國泰、中信本年度合計釋出 20800 個職缺,且都將目標鎖定在儲備幹部 (MA) 計畫,拋出首年即享百萬年薪、優渥的升遷條件,希望擴大延攬跨領域、外語能力優秀的人才,MA 職缺合計釋出 165 名,而每年 3 月例行的校園徵才活動,也將成為金控業者兵家必爭之地,厚植跨國人才已成顯學。
國泰金控(2882)公告新設「氣候長」一職,首任氣候長由國泰金控副總經理黃景祿擔任負責強化ESG氣候策略,因應道瓊永續指數DJSI指標,以組織化推動與擬定氣候相關策略、加強氣候風險評估的治理與管理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