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新食尚:野菜復興打造社區與田地的共好互利
筆者從鹽寮淨土觀察到,一種個人可以實踐超過30年的永續,同時能心靈富足、生活簡約、回饋地球的生活之道。區紀復在《或然人生長河圖》寫道:「我的簡樸生活一開始就很獨特,是由頭到腳的反省之後決定的。」而世界正慢慢的和他的環保理念、生活規章走在一起。
走在吉安黃昏市場的原住民野菜專區裡,擺放著玲琅滿目、部落代表性的野菜,以及運用野菜製作出的一瓶瓶發酵食。光是野菜,就包含了許多種類,像是:黃藤心、野苦瓜、刺莧、腎蕨、月桃心、過溝菜蕨、龍葵、兔兒菜、檳榔心等,只要跟著花蓮美崙山「原住民野菜學校」的校長Dongi Kacaw(吳雪月)一起走逛,就能大開眼界、一探原住民野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