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同時解決糧食問題及永續挑戰!吃的新食尚:野菜上桌囉

同時解決糧食問題及永續挑戰!吃的新食尚:野菜上桌囉
撰文: 吳佩芝     分類:低碳綠色生活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01-03

#美味新食尚:野菜復興打造社區與田地的共好互利

「呷飽未?」是臺灣社會最常見的問候詞,而在宴席餐敘的最後,主人家也一定要問上一句「汝呷飽無?」作為完美的尾聲。

 

早期臺灣漢人移民社會的經濟結構以農耕為主體,食物組成中蛋白質比較稀少,多以植物澱粉例如蕃薯、高梁,或是後來的稻米為主要熱量來源,才能夠應付大量的體力勞動,確實「吃飽」是每天的大事。

 

當代的農業為了因應全球人口快速增長的「吃飽」,早已培育出相較於原生種含有更多澱粉與熱量的作物;而為增加食用方便與可口,水果也利用育種技術選拔出出肥美香甜又無子的品種。

 

為了快速提高經濟效益、免除病蟲害威脅、適應更多耕地環境,農業與土地開墾、化學肥料甚或基因轉殖技術結合,可以在大面積耕地中栽培單一作物,用以供應跨越地理與氣候障礙、多個族群與世代人類的生存需求。

 

更遑論集約化、高效率、短週期的家禽與家畜養殖科技,在追求生長快速多產同時確保還能確保品相完美且規格統一。

 

全球化更加速了某些食物品種的強勢傳播,像是數十年前不可能跨國出現在臺灣人餐桌的美國櫻桃、紐西蘭奇異果、澳洲牛肉,已經是今天都會區超級市場中的常客,甚至是今日的臺灣人早已不再以米飯為熱量主體,而是以源自於進口小麥的麵食類或肉食類為主。

 

根據2020年10月的糧食供需年報資料顯示,國人年食米量創下了44.1公斤的新低,小麥/麵粉的年食用量則是一路上揚到38.1公斤,更讓人訝異的是肉類食用量卻是比米與麵粉合計的82.2公斤還多,達到了新高點的86.5公斤。

 

單一化、主流化的飲食在為人類帶來許多口腹利益外,卻可能影響了各地的飲食習慣,並造成居民與在地原生種的失聯。這些因應時尚潮流的主流化飲食所造成的「食物盲從」,不僅忽略生態物種多樣性以及微量元素對於人體的幫助,也可能造成社會與經濟的災難。

 

例如1845年愛爾蘭因為盛行種植從高產量、高熱量、易種植的單一品系經濟作物--馬鈴薯受到大規模疫病襲擊歉收,致使原本因應人口倍數成長而大量種植、低成本提供民眾基本溫飽的美意變成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饑荒,加上後續的流行性疾病,歷史學家推測在這個時期死亡的人口超過百萬。

 

在今天的臺灣,人們已經不再需要將高熱量視為「吃飽」的唯一標準,而多樣化與豐富性,乃至於吃的新鮮健康時尚,則是成為「吃巧」的美味原則,然而走在都市街坊之中的飲食選擇並不多。

 

反倒是原住民族,早期因為日常飲食多從自然環境取材,憑藉著對於野生植物的辨識經驗與調理技巧,野菜是原住民族餐桌上的佳餚美味。

 

即便早年物資運輸流通不甚發達,來自於山林與溪流的野味,甚至是海洋,只要搭配了豐富多樣的野菜,就可以組合出紮根於豐饒自然的深厚飲食文化。像是坐擁東海岸山川海洋平原豐富資源的阿美族部落,據說能夠辨認、採集與使用的野菜就高達兩百種。

 

可惜的是,包含臺灣在內,在當代所謂的已開發國家裡,野菜除了在熱量的提供上很難與主流食物媲美,對於野生植物的運用、延伸經濟價值以及對於社區農場的貢獻缺乏系統性產量與品系評估,使得野菜始終難以一躍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此外,保鮮設備及保存技術的缺乏,以及供應來源相對的稀少,更讓野菜無從發揮。農業政策及農科研究上也傾向投入資源,關注具有主流經濟價值作物上,野菜因此而成為食物M型社會裡的邊緣人[1]。而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近期的報告更表示土地開發、棲地破壞以及過度農獲已經造成大約百分之六十二的當地野生食用植物遭到威脅[2]。

 

萬幸的是,「從產地到餐桌」,全世界目前正在興起「從產地到餐桌」善用野生植物,同時解決糧食及永續挑戰的「野菜復興運動」風潮。例如在產地端,去年我與學校裡三位來自非洲坦桑尼亞的女學生一同規劃「Wild to Diet」的氣候變遷行動計畫[3]。而位於花蓮的野菜學校也正致力於推廣擁抱土地;透過應用微生物與昆蟲的生物動力農法,重新撿拾我們受惠於田野山林間的文化,傳承台灣漸漸失去的在地野菜知識[4]。

 

在餐桌的另一端,則有奧地利米其林餐廳Steirereck與在地小農合作開發,讓創意主廚將來自於大地田園河流的野菜端上頂級餐桌,回復食物要讓人感覺滿足溫暖幸福愉悅的本來目的。

 

近幾年來新冠疫情時代造成全球化運輸的供應斷鍊,食物跨洋進口的困難與成本大增,我們如果能夠趁這個機會,回歸到在地重新看待曾經被遺忘的野菜文化與記憶,或許是重啟社區連結也對於自己身體,乃至於自然環境更為友善的新食尚開端。

 

 

[1] Borelli T, Hunter D, Powell B, Ulian T, Mattana E, Termote C, Pawera L, Beltrame D, Penafiel D, Tan A, Taylor M, Engels J. Born to Eat Wild: An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Approach to Secure Wild Food Plants for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Plants. 2020; 9(10):1299. https://doi.org/10.3390/plants9101299

 

[2] FAO.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Biodiversity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FAO: Rome, Italy, 2019.

 

[3] https://climatechange.tw/Creative/ShortlistedFilm?page=3&hid=0&year=110

 

[4] https://wildvegetableschool.org/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