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在英國舉行,我國外交部透過臉書分享,儘管發言時間僅3分鐘,台灣友邦史瓦濟蘭(現名史瓦帝尼)、聖露西亞都在會中為台灣發聲。 其中,史瓦帝尼不僅是台灣在非洲唯一邦交國,多次替台發聲,更是首個創設醫療團的邦交國。不過,當其他非洲國家陸續與台斷交,為何史瓦帝尼仍力挺台灣?或許與史瓦帝尼前大使趙麟任期內之作為有關。
卅年了,當時作為台灣在亞洲僅存唯一的邦交國――韓國,為了與中國建交,宣布斷絕了與台灣之間的外交關係。整個絕交過程不僅未能先行告知,還絲毫不顧過去歷史情誼,冷酷地要求台灣駐韓國大使館人員需於24小時內離境,更強制接收台灣的大使館資產轉交中國。 斷交得如此殘酷匆促,使台灣各界深感羞辱與背叛,滿滿的怒氣回應成大批群眾集結,到忠孝東路四段的韓國大使館拆牌抗議、丟擲雞蛋。那一年,韓國國民所得1,993美元,而台灣是它的1.34倍,2,675美元。
南投縣清境農場以養牛為起點,但後來因邦交國贈送的綿羊成為農場招牌。今年4月底,面對國際淨零碳排的趨勢,農場決定結束養牛業,將22頭安格斯牛賣給屏東縣的農場。
2019年末疫情衝擊全世界,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與想法,也因此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人生空檔,永續旅行作家黃小莫回到學校就讀研究所,透過交換學生機會2023年前往挪威、2024年遠赴南非,期間也前往台灣唯一非洲邦交國史瓦帝尼王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