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輪胎對大多數人來說毫無用處,而駿隆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駿隆橡膠)卻把它們當成綠色產品原料,投入廢輪胎再製加工超過30年,透過貿協及網路尋找海外商機,把產製出來的綠色成品外銷到日本、歐洲、南亞等地。
法國輪胎製造大廠米其林(Michelin)日前在慕尼黑車展上,展示了一款「免充氣、防穿刺」的綠色輪胎,它不僅不怕爆胎、提高駕車的安全性,重點是估計壽命是普通輪胎的 3 倍!這款「綠色輪胎」是用回收後的塑膠廢料製成,且胎面可由生物分解,透過 3D 列印再製,也更符合環保永續的趨勢。 米其林預計將這款輪胎在 2024 年前推向市場,不過,原本以「賣輪胎」維生的輪胎廠,讓「不會爆胎且壽命長」輪胎上市了,那消費者更換輪胎的頻率豈不是會大幅下降?如果愈來愈少人買新輪胎,以後要靠什麼賺錢?
沒有林學圃的南港輪胎看似群龍無首,但其家族成員持有的股權仍牢牢掌控,未來是否會逐漸走到幕前,也牽動泰豐輪胎的下一步。
剛果共和國的一名礦工,在全球最大開採「鈷」礦的 KCC 公司工作,早上 7 點就準時打卡上班,晚上 6 點下班。他的工作看似普通,但卻大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因為小至手機、筆電,大至電動車的電池,都需要用到由他開採的「鈷」來進行製造。
一般人認為,相較於燃油車,電動車需要更換的零件少,也因為沒有內燃機引擎,不需要定期換油,因此養車的負擔會大幅減輕;然而,根據 We Predict 公司的研究顯示,電動車一年的持有成本平均達 306 美元(約新台幣 9,180 元),較燃油車的 189 美元(約新台幣 5,670 元)高出約 1.6 倍!
你聽過「地球之舟」( Earthships)嗎?這是一種以自然、再生材料打造而成的綠建築。最初由美國建築師麥可雷諾斯(Michael Reynolds)所設計,後來越來越多人受到啟發,開始建造屬於自己的地球之舟,其中包括一對英國夫婦,他們在西班牙南部打造了他們的生態家園,以追求永續生活。
車輛行駛過程中,輪胎自然會磨損、胎紋會逐漸變淺,而最近奧地利科學家發現,風、雨水會把輪胎磨損產生的碎片跟化學物質,帶入農田中,最終被蔬菜吸收成盤中飧、進入人類體內。
剛慶祝創業60周年的建大工業,企業接班梯隊議題也浮上檯面。身為企業第二代的建大董事長楊啟仁表示,他心中自有衡量的一把尺,只要有合適人選,是不是自家人其實不重要,選對人最要緊。公司會挑選有忠誠度,經營視野具國際觀的經理人。
陳榮華3年前接任正新董座後,積極改善體質已有成效,首度打進BMW正胎市場、研發高毛利新品等,在今年油價、匯率可望持穩下,逐漸走出谷底。
準台灣近兩年電動車銷售呈雙位數成長,台灣米其林今(5日)發表米其林高性能電動車胎PILOT SPORT EV,適用於特斯拉Model Y、保時捷Taycan、Kia EV6等熱銷電動車款,透過完整新能源車輪胎版圖,提供消費者更廣的輪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