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北京當局祭出監管措施影響,東亞企業的市值排名出現大洗牌,騰訊(Tencent Holdings)、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 Holding)這兩家資訊科技巨擘如今的合併市值較去(2020)年底大減3,300億美元。相反地,半導體製造商的需求卻日益增溫,中國政府推廣的減碳行動也推高相關企業(例如車用電池廠)市值。
中國車用電池廠迅速將勢力版圖擴展至中國以外市場、也讓韓廠超緊張。據韓媒指出,美國電動車(EV)大廠特斯拉(Tesla)最近所下的明年電動車電池新訂單全由陸廠吃下,新訂單規模可生產100萬台Model 3和Model Y。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BNEF)報告,2030年全球燃油車的銷售將低於 50%,至 2040 年更將降至 20% 以下。隨著新能源車款的快速增加,車用電池的需求也預計在 2030 年成長 10 倍,因此生產車用電池的鋰礦變得炙手可熱。
特斯拉(Tesla Inc.)因為中國封城被迫暫停上海生產,受此波及,南韓電池領導業者LG Energy Solution Ltd.將全球第二大車用電池廠的地位拱手讓給比亞迪(B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