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沒電你有多焦慮?電動車車主擔心沒電的焦慮,可能是手機沒電的數倍之多。畢竟,在道路上沒電的狀況不只是尷尬,光想到就讓人坐立難安。 對這些坐立難安的電動車車主來說,充電樁就像一座座綠洲,這也是源點科技旗下充電樁品牌EVOASIS的取名初衷:希望可以成為電動車(EV)的充電綠洲(OASIS)。
儘管美國在川普總統一就任就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金融機構如貝萊德等七家退出淨零資產管理聯盟(NZAMI),但永續金融觀念早已影響金融服務業。根據規定,撤回程序預計在通知聯合國後一年內生效,也就是2026年初美國將成為少數未參與此國際氣候框架的國家之一。
美國B型企業Source創辦人科迪·弗里森 (Cody Friesen) 發明從空氣中取水的水電板(Hydropanel),為一般住家及醫院、工廠及任何沒有基礎建設之地區提供再生潔淨水。投資者包括比爾蓋茨的突破能源投資、貝萊德和美國最大公共能源公司杜克能源,於全球 50多個國家都有業務,目前總募資超過2.7億美元(約新台幣83.5億)。
貝萊德 (BLK-US) CEO 芬克 (Larry Fink) 正面臨激進股東 Bluebell Capital 要求其辭職的呼籲,理由是該公司涉嫌在其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訊息傳遞方面「偽善」。
根據交通部統計查詢網顯示,截至2022年10月為止,台灣的電動車總數為24,272輛,光是2022年至今的10個月,新登記掛牌的電動車就達到了10,298輛,可見電動車市場在台灣的快速成長。 但就像開車要有足夠多的加油站,電動車也需要有足夠多的充電樁才行,目前的充電樁廠商已經有台達電、和碩、裕電能源等巨人,2019年成立的充電樁新創EVOASIS為什麼仍要進入這塊市場?
ESG投資面臨「完美風暴」,對外有「反覺醒」社會壓力,且面臨多數美國共和黨主政州聯手抵制; 對內則有監管壓力逐漸收緊。外媒分析,未來一年,ESG發展將臨逆風。
台灣的再生能源市場,又吸引國際級投資機構投資。太陽能開發營運商永鑫能源今(18日)宣布,已與貝萊德實物資產(BlackRock Real Assets)簽訂協議,貝萊德將持有永鑫能源100%股權,此投資將通過一個私募基金進行,該基金將投資全球氣候基礎設施資產,並由貝萊德來管理。
協助過Google、玉山金控在台購買綠電,並兩度與美國貝萊德實質產投資團隊簽署太陽光電合作案,實力備受國際大咖肯定的雲豹能源,在19日正式登錄興櫃,掛牌參考價每股70元,旗下服務涵蓋發電、售電、儲電,更跨足水資源再利用,看準全球淨零排放的大趨勢。
在亞洲開發銀行的推動下,花旗、滙豐、保誠、貝萊德等金融大佬們正打算加速亞洲脫碳的速度,將擬訂計畫,買下亞洲的燃煤電廠,讓他們提早在 15 年內除役。
高價股通常意味著高成長、或在所屬的產業為一方之霸,然而,背後可能也隱藏股價大起大落的不確定性,如何降低波動風險帶出穩定績效?擁有逾20年操盤資深經驗的現任貝萊德寶利基金經理人李友千分享,ESG在關鍵時刻,絕對是持股信心的依據! 根據今年三月底資料,寶利基金旗下前十大持股,有九檔都是百元以上,甚至五、六百元的高價股,裡面不乏產業龍頭指標代表,但也有景氣波動高,如被動元件或單一大客戶過度集中導致股價劇烈波動,而貝萊德寶利基金一年來報酬率逾四成,還入選《今周刊》「ESG永續台灣」評選「全球50強永續基金」之列,身處外商投顧的李友千如何將ESG落實到投資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