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受多年電動車浪潮的紅利之後,特斯拉的「好日子」可能到頭了。特斯拉在中國面臨著激烈競爭,甚至傳出可能將減產;而在大本營美國,也遭遇混合動力車的攻城掠地。 邁入2024年至今,短短不到3個月期間裡,特斯拉失去了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的殊榮、股價下跌超過30%,相當於蒸發約2,500億美元市值、馬斯克也因此再度讓出世界首富的寶座。無論是帶特斯拉直衝雲霄的中國市場,或者本土的美國市場,現在都拉起了警報。
前豐田工程師谷中壯弘自創微型車廠Lean Mobility,他與台廠合作,推動微型電動三輪車進入台灣,引發熱議。這輛車憑什麼夯?他又為何看好台灣市場?
日系車廠在大陸市場先後遇到危機,繼豐田合資企業廣汽豐田裁員千人之後,廣汽本田宣布裁員900人,廣汽三菱也早在9月退出大陸市場,並停止在大陸生產汽車,原有的產線將由新能源車品牌埃安接手,在大陸電動車強勢崛起的背景下,日系傳統車廠的狀況相當慘烈。
2023 年全球車企環保減碳排名出爐了!全球 15 大汽車品牌中,德系品牌賓士和 BMW 名列前茅,長城(Great Wall)、鈴木(Suzuki)以及臺灣最熱銷的豐田(Toyota)則排名墊後。決勝關鍵,就在電動車的銷量佔比、淘汰燃油車的速度以及供應鏈減碳的成績。
暌違四年的東京車展上,除了各家車廠端出電動概念車「秀肌肉」,更有不少氫能源車亮相, 而豐田的氫能巴士即將於十一月引進台灣,是否意味著氫能車離上路不遠了⋯⋯。
國內自動化設備領導者盟立集團(2464)與天來集團合資成立「盟立鈣鈦礦科技」公司,資本額約6千萬元,分別持股六成及四成,盟立集團董事長孫弘與天來集團董事長陳來助,今在「202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開展第一天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將為海內外的鈣鈦礦相關產業鏈提供設備完整解決方案。
台達電十年電動車布局,涉足電池、電機、電控及充電樁,更看好電動車和AI伺服器電源市場的潛力,今年電動車營收將倍增,未來兩三年訂單穩增。尤其,全球最大車廠豐田將電動車投資增加25%,台達電成首批受惠供應商。
還記得當年練車考駕照時,「手排車上坡起步」是許多人一直過不去的魔王關。但隨著自排車的普及,再加上近年來電動車的興起,更是為整個汽車產業帶來全面性的轉變。
豐田汽車 (TM-US) 制定強而有力的全電動車計畫,加上豐田章男成為董事長,激勵該股本周創下 2009 年以來最好的一周。 豐田 ADR 周五 (16 日) 下跌 2.28%,收於每股 164.35 美元,但本周仍上漲 10.6%,創下該股自 2009 年 4 月以後表現最好的一周,當時該周股價上漲 14.5%
豐田耗時 30 年研發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終於取得重大成就,重型卡車驅動系統獲加州零碳排動力認證,確保能在加州銷售氫燃料卡車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