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505) 二○二五年「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結合施政滿意度、政府服務效能等民調,評選出「最佳首長信任獎」。 四位脫穎而出的首長,各自以社福照顧、觀光經濟、科技治理和民生等面向見長,獲得民眾青睞。
今周刊編按:在日本大阪萬博會上,三菱電機展出一款「自動行走垃圾桶」。當遊客靠近並準備丟棄垃圾時,機器人會自動停下,方便丟垃圾,成為解決清潔人力短缺的創新利器。透過這些智慧化嘗試,不僅能緩解人力與環境維護的壓力,也為觀光需求日益增長的城市帶來更高效、永續的公共服務方案。
參先生工作室以「鹿港循環設計創生計畫」即將通過「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 49次工作會議,正式納入114年度「推動資源循環地方創生計畫」。本計畫以彰化鹿港為主要場域,透過布料再生設計為核心,串連地方觀光、產業、節慶與青年資源,嘗試打造一座兼具文化底蘊與永續精神的循環示範地。
2023年茂宜島大火,乾旱、易燃植被和強風等因素交互作用,火勢猛烈,百人罹難、上千人撤離家園。這場世紀災難過後,夏威夷決心加強防護,因而通過全美第一個為抵禦氣候災害而生的「綠色住宿稅」,這個決定會獲得觀光客支持,或是嚇跑觀光客,仍是未知。
新加坡的觀光魅力:口碑行銷與名人加持的成功策略 在泰國芭達雅內海,一位台灣原住民朋友潘老闆經營著「東方公主號」觀光船,吸引大量遊客觀賞人妖秀。這艘船每年約有 250 萬人次參觀,門票每人 400 泰銖,年營收高達 10 億泰銖,還不包括其他餐飲收入,例如觀光客每天大約消費3,800瓶啤酒。
今周刊編按:永續遊程已成為旅遊趨勢,近期台灣觀光創新協會推出全台首條以農村為主的碳註銷遊程,不僅協助在地民宿業者取得國際碳註銷證明,成為全台首例。協會還透過購買碳權註銷遊程中的碳排,且此舉已獲得國際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認證,為台灣永續旅遊寫下新的里程碑!
還記得去(2024)年風靡全台的黃色小鴨(Rubber Duck)嗎?2024年「Kaohsiung Wonderland 冬日遊樂園」展出的黃色小鴨,在近日傳出「被宰」,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表示,小鴨已經被回收再利用,製作成「小鴨帆布包」,將在2月7日於高雄港免費發送,限量300個送完為止,消息傳出後也在網路上引發討論。
峇里島是許多人心中的度假勝地,然而隨著大量的觀光人潮湧入,也為峇里島帶來難以回復的傷害。當今峇里島的廢棄物問題十分嚴重,島上的垃圾掩埋場已無法消化每年高達 160 萬噸的廢棄物。 當地許多組織開始展開行動,希望能找回潔淨的峇里島。近期落成的廢棄物處理中心「社區廢棄物計畫(Community Waste Project)」,更試圖透過在地企業的串連,找到能在峇里島全境實踐的零廢棄方案。
隨著經濟、科技和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台灣的餐飲業正經歷持續快速的變革階段,而觀光業則處於轉型與成長的關鍵時刻。隨著旅遊市場的復甦、經濟成長的助力,但同時在缺工問題、成本高漲及國旅發展的情況下,台灣的餐飲及觀光業必須更有策略,來面對接下來的趨勢與變局。
一條曾中重度汙染的惡臭溪流,歷經四年轉生,成為民眾流連忘返的水岸休憩空間。從硬體改造到活動策畫,彰化縣政府如何翻轉城市暗角,打造觀光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