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生產逾五十億支寶特瓶,雖有高達95%的回收率,但多數回收料被降級為衣物、建材等用途,最終難逃丟棄命運。主婦聯盟合作社推出台灣首支 rPET 瓶裝茶飲,瓶身以 30% 的再生塑料製作,希望透過「瓶到瓶」的高值循環,減少新塑膠使用與碳排放。
今周刊編按:過年是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的時節,許多人會趁機整理出不再穿的舊衣物或棉被。不過您知道嗎?並非所有舊衣物都能丟進舊衣回收箱!環境部提醒,舊衣回收箱僅限回收外衣、外褲、裙子、洋裝、背心、外套、西裝等衣物,其他紡織品需按照規定另行處理。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紡織廠的機器轟鳴聲響徹廠區,供應商正忙碌地趕制品牌客戶新一季的訂單。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台,紡紗、織布、染色、整理,每一道工序都精準且高效。 但最近,這家供應商的日常不僅限於為新季度衣物提供布料,他們與品牌客戶展開了一項嶄新的合作:建立舊衣回收站點。透過品牌的回收計劃,顧客可以將穿過的舊衣送回商店,而這些衣物不再只是丟進垃圾場的廢品,而是被運送回供應鏈的起點。
每年全球總共有 9千萬噸衣服和其他紡織品成為廢棄物,焚燒都會產生巨大排放,更別說從種植原材料耗費的水資源及土地污染等;快時尚的消費主義影響下,衣物被穿了7-10次就被丟棄,被回收的不到1% 會被製作成新衣服,其餘大部分都被降級回收,被用於地毯、絕緣材料等產品,每年超過4,600億美元的損失。
一年一度《星星藝術季》本月15日在華山文創園區展開,慢飛天使首度攜手與實踐大學推廣教育部及國際知名吳日云公益設計師、尹思文公益秀導,以環保牛仔衣物設計並自製獨一無二的走秀衣服,為這個盛大活動增添耀眼的色彩。
對於大多數衣物,普遍人都認為要清洗後才能穿,但牛仔褲要不要洗,意見可能不一,有人甚至認為永遠不要洗! 外媒過去報導,Levi's執行長伯格(Chip Bergh)2014年時說過,為了防止物料磨損,人們不應該用洗衣機洗牛仔褲,並承認他最愛穿的牛仔褲10年來都沒有放進洗衣機。 這導致不少人突發奇想認為「牛仔褲永遠不用洗」,然而,近期伯格接受專訪時特地澄清,強調自己從沒說過牛仔褲不用洗,但應該避免用洗衣機清潔,同時分享自身清潔牛仔褲的方式,竟然是把牛仔褲「直接穿進」浴室洗。
「第一次聽到八二定理是在經濟學課,後來發現也適用在衣櫃:有80%的時間,我們都在穿那20%的衣服。」 打開衣櫃,是不是總覺得少一件衣服?但翻一翻又發現有些吊牌竟然還在!愛美是天性,看到喜歡的就想買,但不少人最常穿的就是衣櫃裡那20%,其餘的80%幾乎像全新服飾,甚至快忘記它們的存在。 80%循環時尚創辦人EVA創業的起心動念,想解決大眾80%閒置衣物,減少丟棄與浪費,讓每件服裝都能找到下個使用者,延續它的光芒與價值。
舊衣回收去了哪裡?台灣2022年共回收8.2萬噸舊衣,其中約四成是二手衣販售,近六成品質差的,不是降級做成抹布、地毯,就是直接燒毀。環保署表示,台灣具備衣物再生技術,但衣服成分複雜,傳統回收無法妥善分選,導致再利用不易。環保署也將推出補助,鼓勵舊衣回收商轉型成智慧分選廠,接軌後端再利用技術。
中國快時尚品牌 SHEIN 近年透過低價策略及大量曝光迅速崛起,深受年輕世代消費者環境,近期更傳出將於今年下半年赴美 IPO。 SHEIN 成立於 2008 年,一直熬到疫情期間才正式爆紅,隨後又陸續爆出剝削勞工、污染環境、抄襲、逃稅等多項爭議。不過除去那些負面行徑,SHEIN 的崛起背後有哪些企業可參考之處?
長達10天春節連假即將到來,民眾都很關心天氣情況如何,臉書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冰凍番薯」將再現,冷空氣預計大年初二大軍南下,返鄉過節記得要多準備禦寒衣物。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也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預測,大年初二至初四(1/23至1/25)另一波強冷空氣南下,氣溫明顯下降,達「寒流」定義的機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