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馬爾默和赫爾辛堡的 IKEA 店面外頭,放著一只只貨櫃,而 IKEA 公司正試著在裡面種植萵苣,預計很快就會將這些蔬菜供應給旁邊的門市餐廳使用。
來自巴西和西班牙的產學團隊開發出一種特殊保鮮膜,可以在15分鐘內使接觸到的99.99%新冠病毒失去活性。這個名為「AlpFilm Protect PVC」產品現已上市,用於包裝肉品、水果、蔬菜冷盤以及保護表面。
台灣每年約產生15.6萬公噸的廢棄菇包,以及2.8萬公噸的廢棄羽毛。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微生物」將廢菇包、羽毛製成蔬菜及草花栽培專用的本土介質,可取代業者廣泛使用的進口泥炭介質,成本大幅降低40%,效果卻不打折扣。
位於美國的新創公司 Apeel Sciences,為了延長食物的保鮮期,使用了植物來源的脂質和甘油脂所製成的塗抹材料,保存了蔬果裡頭的水分並隔絕氧氣,使酪梨、橘子等農作物的保存期限可以延長至兩倍,這不僅大大減少商家在水果和蔬菜上包覆的一次性塑膠包裝,同時也解決掉食物浪費的問題。
隨全球科技發展與環保永續的意識抬頭,許多國家都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智慧城市。沙烏地阿拉伯去年就宣布要斥資鉅額發展的沙漠城的「新未來」(NEOM)打造一個「零汽車、零馬路和零碳排」的生態城市。 而 AI 將在這座城市扮演關鍵角色,以 100% 潔淨能源供給電力,為民眾提供無汙染、更能永續發展的環境。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文化旅行達人游智維推薦的早餐,是已傳承三代的台南「阿村牛肉湯」,使用玉米等神秘配方熬煮而成的湯頭,滾燙時喝起來暖胃,配上透嫩滑口的新鮮肉片,能量瞬間從胃裡直奔腦門,隨著一口一口啜飲,湯頭的蔬菜滋味將會慢慢被鮮甜的肉汁籠罩,最後一口湯是最濃香的精華。
你眼前有一盤沙拉,包裝上說這些蔬菜來自「地下農場」(Growing Underground),你會想到什麼?蔬菜不是本來就是從土裡長出來的?這裡指的地下,是指倫敦地下33公尺處的防空洞。
不同於傳統的農村,「生態村」指的是在「社會、文化、生態和經濟」四方面有意識的遵循永續原則的生活環境。這樣的生態村自1995年來在世界各的遍地開花,其中也包含台灣。
車輛行駛過程中,輪胎自然會磨損、胎紋會逐漸變淺,而最近奧地利科學家發現,風、雨水會把輪胎磨損產生的碎片跟化學物質,帶入農田中,最終被蔬菜吸收成盤中飧、進入人類體內。
就讀文湖國小一年級的張小妹妹,每天下課後都會經過學校附近的信義房屋門市,看看她養的水耕蔬菜有沒有長大,對小朋友來說,透過觀察水耕植物的生產歷程,不僅可以安心食用更多的蔬菜,並珍惜食物,更重要的是,這一株株嫩綠的蔬菜,平均每株可減碳1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