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熄火了,雄獅生意沒了!」今年六十七歲的雄獅旅行社董事長王文傑,去年帶領公司做了三百億元營收,說完這句話之後,等於正式宣布雄獅已經按下PAUSE(暫停)鍵。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衝擊觀光旅宿業,繼雄獅旅行社之後,晶華國際酒店集團(2707)今(23)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啟動自救方案,監事將不領取2019年酬勞、高階主管也主動減薪30%、人事部則積極規劃「觀光業轉型培訓」課程,以保障全體同仁工作權益為首要目標。
這一陣子有關獨立董事的議題,各方學者及商界領袖,都貢獻許多看法和意見,當然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引起如此熱烈的討論和聚焦,和一個龍頭大學校長的遴選過程爭議,有密切的關係。
他總是看得比別人遠,想得比別人深!這次越南參訪,我對台商離鄉打拼的精神留下深刻印象,這其中對百和董事長鄭森煤的記憶最強烈。
十年前,國際航運市場低迷,台船撐過了全球船廠倒閉潮。但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很清楚,要永續地發展下去,必須走出新路,因此訂定了多角化經營的目標,配合政府積極推動的離岸風電政策,台船希望為台灣創造出本土的海事工程能量。
由三家太陽能大廠新日光、昱晶、昇陽光電合併完成的聯合再生能源,喊出明年營收上看五百億元目標。 董事長洪傳獻直說,未來不再注重毛利有限的太陽能電池,而是要在全球蓋電廠,打響台灣品牌。
近年來全球各地陸續發生急遽的自然災害,使得人們開始反思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物理性衝擊。這段期間的一些大型災害,例如:加州野火與土石流、哈維颶風與瑪利亞颶風、哈吉貝強颱(日本60年來最強烈的颱風),都導致人類生命安全與企業經濟上巨大的損失。
說到影響台灣股市漲跌最重要的一群人,相信許多投資人會認定是外資,而在台股投資比重約佔4成的他們,除了在股市有影響力,隨著全球ESG(環境、社會、治理)浪潮抬頭,更可能進一步影響公司營運。其中,根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統計,外資認為最具爭議的股東會議案為「非獨立董事」。
這一陣子關於獨立董事的大退潮,針對影子董事的強力規範,引發相關學者專家和主管機關的熱烈討論,各有立場及鮮明的主張。
「遙望海面,鮮艷橘色浮力袋由海底直衝上來,浮力袋吊著撿拾到的整網廢棄物……」藍鯨國際創辦人兼總經理賴建元、董事長賴金良夫妻倆是潛水好手,常扮演起「海底清潔員」,為守護海洋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