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在日本大阪萬博會上,三菱電機展出一款「自動行走垃圾桶」。當遊客靠近並準備丟棄垃圾時,機器人會自動停下,方便丟垃圾,成為解決清潔人力短缺的創新利器。透過這些智慧化嘗試,不僅能緩解人力與環境維護的壓力,也為觀光需求日益增長的城市帶來更高效、永續的公共服務方案。
今周刊編按: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太平洋上的島國首當其衝。台灣友邦吐瓦魯(Tuvalu)是一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的島國,全國人口約為1萬人,現正面臨沉沒危機。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已預測,若全球升溫趨勢不減,到了2050年,吐瓦魯大部分陸地與重要基礎設施在滿潮時都將位於海面下。 澳洲今年6月針對吐瓦魯公民開放全球首創的「氣候簽證」申請,每年開放最多280名吐瓦魯人永久移居,目前已有超過三分之一人口申請。而這場地球暖化下的人口遷徙,背後更隱含著澳洲區域地緣政治的布局與台灣外交未來變局。
泰國是東南亞的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約有7,000萬人口。過去幾10年來,泰國快速的經濟發展與成長,隸屬於東南亞國協(ASEAN),由於地理位置適中,因此在歐亞關係發展上,泰國是一個重要的輻軸點。在歐盟與東南亞國協的合作上,泰國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泰國是雙方永續發展對話的共同主席。泰國與歐盟已經建立了一個長期的夥伴關係,並肩合作支持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致力於促進相互的繁榮與成長。
食品包裝、洗髮精、玩具都有一種合成化學物質,稱為鄰苯二甲酸酯,主要為塑化劑,是內分泌干擾物,不但破壞生殖系統、代謝系統,最近紐約大學研究人員估算,全球 55~64 歲約 13% 心血管死亡,都可歸因鄰苯二甲酸酯。
西班牙、葡萄牙及部分法國地區週一(28日)大規模停電,導致伊比利半島交通運輸大亂,數千萬人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停電影響包含熱們旅遊城市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首都馬德里和里斯本。
今年2月13日近午時分,矗立在台中台灣大道、去年營收超過258億元的「百貨店王」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驚爆轟鳴,造成5人死亡,38人受傷。 這是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百貨公司公共安全事故,毫無疑問,它也是一樁重大的「職災意外」,職安環節哪裡出了問題?
兩家金控股東們引頸期待的紀念品終於揭曉啦!擁有超過60萬名股東的中信金今年股東會將贈送「護眼愛地球可調光檯燈」,體積輕巧實用。 另一家同樣備受關注的華南金控,其股東人數逾43萬人,今年將贈送市價約990元的「LINE FRIENDS 不鏽鋼杯 + 造型吊飾組」,預料將讓小股東們為之瘋狂。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金控的零股股東也能夠獲得這些紀念品,預計將掀起搶領熱潮。
新加坡的觀光魅力:口碑行銷與名人加持的成功策略 在泰國芭達雅內海,一位台灣原住民朋友潘老闆經營著「東方公主號」觀光船,吸引大量遊客觀賞人妖秀。這艘船每年約有 250 萬人次參觀,門票每人 400 泰銖,年營收高達 10 億泰銖,還不包括其他餐飲收入,例如觀光客每天大約消費3,800瓶啤酒。
德國環境組織發表最新《氣候風險指數》(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CRI)報告,十大氣候風險國涵蓋加勒比海小島國、中國、歐洲大國,顯示富國與窮國均躲不過氣候災害。 國際抗暖化決心動盪,美國總統川普也大舉裁撤對外補助。14日慕尼黑安全會議登場,緊接著德國2月大選。「德國看守」(Germanwatch)呼籲,否定氣候變遷不會讓危機停止,國際社會應持續減碳,並填補氣候災害調適的資金缺口。
時序邁入蛇年,回顧 2024 年,台股受惠企業獲利成長帶動,大盤指數從 17,930 點一路過關斬將,最高來到 24,416 點,創歷史新高,全年最大漲幅超過 36%,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台股自然人開戶人數全年新增 70 萬人,達 1,298 萬人呈現明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