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製品在全世界可說是對環境汙染造成傷害的最大元兇,它在人類生活當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塑膠製品被廣泛用在家庭用品、生活用品、飲食用品或工業用品當中,因塑膠製品便宜、耐用、便利性高,所以長久以來都一直被廣用在生活各方面,不過塑膠製品也成了環境的主要殺手,它無法自然分解,也就成了地球上最大的負擔。
海洋廢棄物(marine debris)一直是海洋生態保育的重大問題,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對於海廢問題的報告,全球每年最多有 1,270 萬噸的垃圾流入海中,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垃圾往海裡傾倒,預計 2030 年將增加到每分鐘 2 輛卡車,2050 年則將增加至 4 輛。此外,九成以上的海洋廢棄物為塑膠,需要費時許久、或是幾乎無法自然分解,將永遠存在於海洋中對環境造成影響。
隨著觀念演變,環保葬法逐漸為人們接受。海葬、樹葬、花葬之外,還有新選擇──「人類遺體堆肥葬」(human composting,簡稱堆肥葬)。2022年的最後一天,美國紐約州州長侯可(Kathy Hochul)批准堆肥葬,讓美國堆肥葬合法的州達到6個。 跟海葬、樹葬不同,堆肥葬不經過火化,而是將遺體放入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半開放式容器內,讓遺體自然分解。遺體的下方通常會放置墊料,如木屑、紫花苜蓿或稻草等,加速微生物分解。約6到8週即可分解完畢,成為0.7立方公尺左右的土壤。殯儀業者會將土壤交給家屬,依其意願處理。
用於防水防油的化學物質全氟烷基物質和多氟烷基物質 (PFAS) 廣泛被應用在紡織品、食品接觸材料、消防泡沫等,可以說是跟塑膠一樣已無處不在,這種化學物質也不易被自然分解,被稱為永久化學品且會污染環境。現在科學家從廢水中發現,衛生紙也是一大貢獻來源,可能會透過污水滲入土壤。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10日簽署行政命令,推動美國國內回歸使用塑膠吸管,因川普表示,「這些(紙吸管)根本沒用,我用過很多次,有時它們會斷掉、會裂開。如果東西很熱,它們撐不了多久」,並強調塑膠對海洋生物影響有限。然而,廢除紙吸管並不意味著必須回到使用塑膠。 日本星巴克咖啡12月初宣布,紙吸管即將退場。2025年1月起逐步改用「Kaneka生物可分解生物聚合物Green Planet」製的吸管。新材料的生物質含量高達99%,可在土壤及海洋中自然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