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之餘,建築該如何兼顧生態?LEED綠建築最新版(LEED V5)於今年4月更新上路,這次改版聚焦在減碳、生活品質與生態。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建築顧問公司Branch Pattern成為美國首個通過LEED V5 O+M白金級認證的建築,除了透過加裝光電模組,還增設了防窗殺的措施, 是什麼原因影響了綠建築的變革?
建築業碳排放占全球總量37%,而台灣2023年住商部門的碳排放占比則達20.66%,是邁向2050年淨零目標的關鍵領域。一起永續科技董事長薛煒立於27日ESG高峰會論壇指出,在節能、創能、儲能與控能4大策略中,透過節能與創能並行,不僅可同步降低碳排與電費,也能透過太陽能自發自用等減碳措施,將減排效益轉化為碳權,為企業開創新的收入來源。
今周刊編按:為促進節能減碳綠色消費,現行節能家電退稅措施規定,民眾購買經核定能源效率分級為第一級或第二級的新電冰箱、冷暖氣機或除濕機,每台最高減徵貨物稅2000元,實施期間至今年6月14日。 行政院會週四(5/1)通過「貨物稅條例」第11條之1修正草案,購買節能電器每台最高減徵貨物稅2000元措施,延長實施至2027年12月31日止,同時行政院得視實際推展情況延長一次,以2年為限,意即最長可延長4.5年。 不過,購買符合經濟部能源效率分級第1級或第2級新電冰箱、新冷暖氣機或新除濕機(節能電器),非供銷售且無退貨或換貨者,向任一國稅局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得特別注意申請時間。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申請期限須在購買日(即統一發票或收據記載之交易日期)之次日起算6個月內,逾期就不得申請退還2000元。
在新北市推出節電診所、節能E好宅等計畫下,許多社區加入節能減碳的行列。 看新店一座社區如何攜手低碳規畫師,瞄準高耗電破口,進行減碳大作戰。
經濟部投資臺灣事務所(21)日通過六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總金額逾151億元。其中瑞儀光電斥資逾133億元,導入AI智慧製造技術,發展晶圓級光學元件。 經濟部表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迄今已吸引1,664家企業投資,總金額突破2.5兆元,預計創造超過16萬個本國就業機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投資案全數導入綠建築與節能減碳方案,包括太陽能發電、能源回收、低碳設備等措施,積極響應我國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經濟部於十二月十九日舉行「一一三年節約能源表揚大會」表揚活動旨在鼓勵企業與學校積極投入節能減碳,支持二〇五〇淨零減排目標。
隨著全球人口逐年增長,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開發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對其他生物的棲息環境造成嚴重衝擊。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各國積極倡導節能減碳,透過設立保護區和推動保育措施進行生態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然而,全球氣候變遷對自然環境的衝擊依然持續。因此,檢視生物棲地在當前氣候下的狀況變得格外重要,這將有助於動態調整並發展適切的生態保育策略,並為應對未來挑戰創造更多機會。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於9月宣布,今年夏季平均氣溫相較比去年增加0.03度,是地球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 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的夾擊下,節能減碳勢在必行。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與節能減碳趨勢,總統賴清德周四(10/24)指出,政府須團結力量,打造足以應對挑戰並與國際接軌的強韌台灣。賴總統表示我們也願意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持續加強合作,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賴清德強調「最好的能源是節能」。他說,提升能源效率,已是邁向淨零排放的國際共識與趨勢,因此「節約能源」會比開發電源更有效率,這不但是最具成本效益重要方式,也是直接有效的減碳策略之一,「當我們多節約一分能源,就可以多減少一分碳」。 賴清德揭示,政府鼓勵各行各業推動「深度節能」,這需要能源技術服務(ESCO)的參與。他提出將透過投資獎勵、投資抵減、政府補助等方法協助產業節能,也將與保險、壽險業者合作推動ESCO機制,以提供資金、收取保費用於國家建設上。 經濟部報告的「深度節能行動方案」,提出「十大公營帶頭」、「九大部會齊節能」、「產業全面擴散」三大階段,及政府追加157億補助冷氣、冰箱汰舊換新。 藉這四大節能行動,經濟部預計到2027年,全國每年可省206億度電,等於省下全國8%用電、8座台中電廠三號燃煤機組的發電量,更等同減碳101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