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以來重創「歐洲穀倉」烏克蘭的小麥出口,進而引發嚴峻的全球糧食危機。然而,來自西非、耐旱的穀物 Fonio,及多年生的 Kernza,正展現出另一種可能——它們能穩定土壤、涵養水分、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同時大量吸存二氧化碳與氮。一起來看看,這些新興穀物如何幫助復育土壤健康,並將經濟效益回饋給在地種植社區!
雀巢宣布與re.green及Barry Callebaut在巴西展開大規模森林復育與農林混作專案,總計覆蓋8,000公頃、植樹1,100萬株,預計帶來長達20至30年的碳封存效益。計畫不僅有助於達成雀巢2030年全球「種植2億棵樹」承諾,更提升咖啡與可可產地的氣候韌性,支持農戶生計。這項合作凸顯企業如何透過再造林與供應鏈投資,把永續戰略落實到產區前線。
說到五月天,腦海中總是響起他們充滿力量與青春的旋律,像一陣熱情的浪潮湧來,讓人忍不住跟著節奏擺動。那種青春的活力、對夢想的渴望,就像五月的天空一樣,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和熱情的陽光。 一如往常哼著歌早晨走進花園,身處佛羅里達的五月天,那份熱情可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毒辣辣的陽光,曬在我園藝專用的UV防曬衣上,不到9點就已經揮汗如雨,感覺眼睛裡的僅存了淚液也快被蒸發掉了,血管裡的血液奔騰著,催促著我趕快躲回屋裡吹冷氣。趕著結束手邊的種植工作,環顧四周,紅面番鴨媽媽帶著剛出生一個月的鴨寶寶們躲在河邊的大橡樹下乘涼、松鼠則一如往常的沿著圍牆旁的各類椰子樹叢繼續尋找食物及嬉鬧。 轉身呼叫我的柯基毛小孩,她老早就躲到百香果棚架下,伸長了舌頭急促的喘息中。一起躲回屋子裡的路上,看著她的小屁股,精準的穿越涼快的小灌木叢、沿著屋簷陰影快速閃避到門邊,不禁讓我讚嘆動物這種避熱的原始本能。
結合自然照護與心理重建的「園藝療育」,近年來在教育、長照、醫療與社區關懷領域備受關注。透過種植、澆水、修剪等簡單園藝活動,不僅有助於紓解壓力、穩定情緒,還能促進身心功能的恢復。隨著高齡化與心理健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透過園藝療育打造綠色療癒空間,能帶來更全面的身心支持。
英國政府宣布,將在英格蘭西部種出一座國家森林。3月份公布的「西部森林計畫」(Western Forest),並非全是既有森林,也不是無中生有,而是透過種樹計畫串連既有林地,達成生態廊道的效果。若以新種植樹木估計將達2000萬棵,可增加2500公頃的新林地,約等於100個大安森林公園,或0.92個台北市的面積。
每年植樹節,各地出現一波植樹熱潮,常過完植樹節就不聞問,樹藝師提醒,選種、養護都是眉角。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理事長黃裕星說,樹健康、人安全、景觀美是植樹三原則,最重要是規劃先行。 各地都在送樹苗,卻不見得懂正確種樹方法,或送後不理、只種不養;建議送樹苗的單位能透過App供民眾主動回報,追蹤樹木種植地點及生長情況,做個負責任的種樹人。
全球最大的雨林「亞馬遜雨林」蘊含豐富資源,在過去 50 年間它的森林覆蓋率已減少 1/5。近年來,巴西躍升世界前 3 大的棉花出口國,當地非營利組織與農民逐漸意識到傳統種植方式對土地的危害。巴西新創農業公司 FarFarm 攜手法國時尚品牌 Veja,在巴西帕拉州推廣友善土地的農林業耕作模式,幫助農民種植作物,並讓這座雨林受損的區域能夠再生。
隨著企業碳中和需求上升,2050年碳市場潛力有望高達1兆美元。美國新創Chestnut Carbon致力推動森林碳移除,預計在美國東南部種植數百萬棵本土樹種,再轉換成高品質碳權。 如今Chestnut已經成功獲得1.6億美元(約新台幣51.2億元)B輪融資,由加拿大退休金計畫投資委員會(CPPIB)及投資管理公司Cloverlay Investment Management領投,手中更握有微軟(Microsoft)大單與F1賽車梅賽德斯AMG車隊合作案。
近期洛杉磯大火燒出了許多問題,但最可怕的是如此大規模野火居然是氣候變遷下的新常態。那麼面臨如極端氣候乾旱導致的野火威脅的葡萄酒莊該怎麼做呢?一起來看看,用蚯蚓大軍循環水資源、及轉向再生有機農業固碳減碳種植的酒莊,他們如何定義只生產對人及環境都好的葡萄酒?
電源龍頭台達電(2308)公布11月營收366.47億元,月減5.59%、年增8.91%,創歷年同期新高,公司前11個月累計營收約3824億元,同比成長3.49%。 在追求企業獲利的同時,台達電也積極實踐永續發展理念,今(10)日宣布加入新加坡國家公園局(NParks)主導的「種植珊瑚 孕育珊瑚」(Plant-A-Coral Seed-A-Reef,PACSAR)計畫,成為首批響應新加坡珊瑚復育倡議的企業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