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曾經指出,單以歐洲為例,二〇三〇年循環經濟商機將高達一.八兆歐元,加上歐盟執委會已於去年率先全球,宣誓全歐州將在二〇五〇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更促使製造廠商加速建立涵蓋碳循環與水循環的資源供應模式,追求兼顧環境和獲利的綠色創新成長。
工研院與仁儀公司建置二氧化碳(CO2)捕獲及再利用示範驗證場域,進行碳循環再利用技術驗證,將產業界排放的CO2做為原料並轉化應用發電,為台灣永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隨著數位浪潮與淨零趨勢持續推進,產業智慧化與低碳化已成為全球共識。為協助台灣企業把握淨零與數位轉型機遇,實現經濟發展與永續目標雙贏局面,亞矽執行中心(ASVDA)與台灣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TDMDA)於4月25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淨零X數位雙轉型 智取先機論壇」。論壇邀集了在智慧數位科技和綠色能源領域深耕多年的國內外知名企業與相關單位專家,共同探討更多永續循環的解決方案,助攻台灣邁向智慧永續美好未來。
由今周刊主辦的《2024前進大南方論壇》周二(9/3)登場,論壇以「智慧永續 產業創新」為主題,邀請高雄市長陳其邁、嘉義縣長翁章梁等南台灣縣市首長,以及多位產業領袖,探討當南台灣高科技廊道成形之時,如何同時迎接淨零挑戰,打造永續城市。 受邀出席開講的中鋼公司技術部門副總鄭際昭,以「淨零碳排 打造碳循環新經濟」為題,分享過去被視為高碳排的鋼鐵業,在新時代如何邁向碳中和,協助產業、客戶打造淨零新經濟。
啤酒誘人泡沫背後,藏著碳循環的創新契機!工研院 25 日宣布攜手三菱電機與台灣菸酒公司竹南啤酒廠,啟動亞洲首座「酒廠碳捕捉先導試驗廠」。未來,成功導入減碳科技後,啤酒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將可回收並重新應用於製程,實現碳循環再利用,讓原本從煙囪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有機會成為啤酒裡綿密泡沫與氣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