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滲透率持續上升,被動元件廠華新科(2492)看好2025年銷售量可達1,760萬輛、未來5年達42%年複合成長率,全球充電站2040年可望達2.9億個。 凱美(2375)也看好充電樁規模未來7年將從去(2020)年的211.5萬座到2027年暴增至3,075.8萬座。明(2022)年車用佔比將拚10~15%的穩得(6761)也點出,車用領域將以充電樁放量最快,其每月往來客戶逾400家,前20大客戶電源供應佔12%,相關商機不缺席。 興勤(2428)更早已打入特斯拉供應鏈,車用續成重要動能。
機殼產業經歷去年鎧勝-KY下市、可成(2474)處份泰州廠,以及紅色供應鏈夾擊,今年在遠距需求撐腰、疫情影響漸緩,獲利結構大多較去年改善,鴻準(2354)為iPhone主要機殼供應商,也是唯一台灣供應商,近年持續遭受紅色供應鏈壓力,不過據了解,由於新加入陸廠良率不如預期,鴻準今年滲透率反而提升,華孚(6235)則在車用與3C都成長帶動下,今年前3季已轉虧為盈,可成未來3~5年內將非IT比重(含車用、5G、醫療)提升至雙位數。本文將說明廠商競爭優勢,以及未來營運機會。
碳中和、ESG等大趨勢下,台達電(2308)早已將營運重心瞄準電動車、儲能兩大長線趨勢,並已站穩腳步,目前,電動車滲透率上,在全球前20大車廠已有14~15家是台達電客戶,儲能方面,在台灣市場市佔率更高達6成。法人看好,隨著市場規模放大、台達電市佔率提升,估計至2030年,兩大新事業將各替台達電帶入千億元營收;以台達電至2022年7月累計營收已超過2000億元大關,全年有望突破3500億元大關來看,未來集團營收維持高成長、動能可期。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產業主題型的投資選擇,例如Meta所喊出的元宇宙,或者以Tesla為主的電動車等等,都是許多新興科技產業,也是投資相關業者所追逐的範疇。為什麼我會選擇投入電動車產業的投資呢?想想剛開始在街上看到Tesla是多麼的稀奇,總覺得那是有錢人的大玩具,然而到了現在,滿街跑得電動車不只有Tesla,還有其他的廠牌,入門的價錢也降低,一般中產階級也買得起,換句話說,就是跨入市場的門檻變低了,但滲透率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因此相較於元宇宙議題,我更愛生活上就能看到的電動車!
全球電動車 2022 年銷售可望突破 900 萬輛,目前滲透率僅 10% 左右,看好各國政府邁向淨零碳排的決心,有利於電動車供應鏈需求後續具有爆發性成長空間,其中動力電池占電動車成本達 40%,更有「得電池者得天下」的說法,隨著電池產能加速擴產,台廠供應鏈可望受惠。
固態電池新創業者輝能執行長楊思枬表示,2028年輝能的固態電芯成本低於傳統液態電池,預計在2030至2032年間,輝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次世代電池供應商,然而,當問及輝能固態電池在電動車滲透率預估時,他僅以2030年固態電池在整體鋰電池市場滲透率達7%時,輝能在固態電池的市佔率可望達35至40%。
初二好風光,太陽賞臉不只讓全台氣溫回暖,台電也宣布風力與太陽能發電,滲透率首度突破5成,等於台灣每2度電就有1度是來自於風光發電。台電說明,今日12時21分風光發電量達到1001萬瓩,突破10GW(百萬瓩),刷新歷史紀錄。
今周刊編按:統計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台電近三月釋出逾400億元以上訂單,重電五虎中興電、華城、士電、亞力以及大同吃下多筆台電訂單,成為最大贏家,中興電今(26)日盤中強攻漲停價157元,成交量逾11萬張,最後收漲10元至153元,漲幅仍居高位,約近7%。 台灣的充電樁營運商市場百花齊放,然而目前電動車滲透率有限,充電樁使用率依然偏低、幾乎所有廠商都尚未從充電樁生意當中獲利,目前只能埋頭燒錢、持續佈建充電樁,等待電動車更加普及的一天到來。
公部門永續長聯盟共識營23日登場!彭啓明:將投入1.8兆推綠色採購、內部碳盤查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前進COP 29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歐盟碳市場年報》2023年ETS收入達1.5兆,收入怎麼用?CBAM又會推高碳價?
開箱日本10大最佳蔬食餐廳!米其林星級主廚、自家菜園取材,哪間是你的菜?
為了加速減碳,歐盟修正的「LULUCF條款」如何增加森林碳匯?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