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經歷兩場極端天氣的巨大衝擊——南加州強勁焚風肆虐,造成大規模野火,另一邊東部和中部地區的極端寒潮,雙方天氣的劇烈對比不僅在當地造成巨大損害,也再次將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從加州的強風與野火,到冬季風暴對交通的重創,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我們,氣候變遷的影響正日益變得更為複雜、不可預測,並且直接威脅到全球經濟與人類生存環境的穩定性。
加州洛杉磯爆發的大規模野火已經成為史上最嚴重的野火事件之一,預計的經濟損失超過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4兆元)。自1月7日以來造成至少造成5人死亡,超過13萬人接到疏散命令,數百棟建築遭到摧毀,本文將深入分析保險理賠步驟,為受災民眾提供詳盡的指導。
洛杉磯野火肆虐,災難蔓延至好萊塢明星住宅與知名地標,迄今已造成7人死亡,20萬人被迫撤離。不少股民擔憂,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台積電美國首座晶圓廠所在地,是否也會步入野火威脅的風險區?
美國加州洛杉磯遭遇野火肆虐,死亡人數已攀升至24人,無數民宅建築付之一炬,更頻頻傳出缺水救災,加州水資源分配問題浮上檯面。其中,握有加州最大水資源的億萬富豪瑞斯尼克夫婦(Stewart and Lynda Resnick)也引發大眾撻伐。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於11日確認,2024年不僅是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還是全球首次平均溫度超過工業革命前(1850-1890)1.6°C。其中2024年7月22日,更是創下全球日平均氣溫新高達17.16°C。 科學家解釋,根據巴黎協定規範即便某一年全球氣溫升高超過1.5°C,也不代表我們已經達到氣候暖化的臨界點。然而,考慮到氣溫上升的速度,要實現這項目標的希望已變得十分渺茫。
洛杉磯大火已是史上經濟損失最慘重的災難事件,專家分析,完美風暴造成野火失控,除了極端氣候、25 年來未見的狂風等氣候因素,火災地區沒有那麼多水應付大規模野火,導致野火迅速蔓延。現在洛杉磯消防局開始以海水救火,科學家稱這通常是最後一步。
美國南加州洛杉磯地區的野火肆虐再起,更甚以往,連富豪聚集的高級社區也都付之一炬。大規模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愈來愈高,人們應正視災損風險與低碳轉型的必要性。
今周刊編按:美國洛杉磯野火肆虐近一周,已造成24人喪生,在強烈焚風影響,當地多處發生野火,燃燒面積已將近半個台北市。然而,這場災難性野火不僅造成人命傷亡,更意外牽扯出運動品牌巨頭Nike二十年前有關碳權市場的一段環保爭議。
一月初,美國洛杉磯野火延燒,熊熊大火吞噬了原本繁榮的城市、華麗的宅邸,造成超過1350億美元的損失。 野火肆虐的畫面震驚全世界,而在火災期間,除了緊急避難的群眾,動物居民們的身影也備受關注,例如一隻在橘紅天色中奮力攀爬的陸龜,或在濃煙中逃竄的小鹿。 經過大火浩劫,除了人類需重建家園,棲地遭到破壞的野生動物會面臨哪些生存挑戰,不同物種如何掙扎求生?近年越來越頻繁、猛烈的野火,又會帶給動物們哪些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