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是全球知名汽車大廠如Audi, BMW, Benz的美國B型企業晉升工程(Cascade Engineering) ,看起來雖像一般傳統的零件製造供應商,但他們營運可一點也不傳統。
汽車產業正邁向更綠色、更乾淨的未來,卻也帶給汽車供應鏈許多危機。許多汽車供應商近年受到通膨和能源價格苦不堪言,現在更要負擔額外的營業成本,來實現汽車製造商的環境永續目標。 根據《路透社》報導,專注在隔音、隔熱的汽車零件商Autins Group指出,如果不跟上環保,接下來的五、六年內,就不會有汽車大廠的訂單。
走進藏身岡山工業區巷弄中的一棟方正建築,看似不起眼的外觀,卻是台灣汽機車電子零件的重要生產基地。廣美科技成立於 2005 年,主要從事汽機車 LED 車燈的製造加工,國內汽車大廠如豐田、裕隆、福特、本田和中華等汽車所使用的車燈電子模組,幾乎都是由廣美科技所生產的。
汽車革命剛開始,奉行極簡風精神的瑞典本來就有汽車設計與製造能力,勢必會於電動車領域注入新概念,如微型汽車公司 Luvly 準備生產適用城市生活的微型超高效電動車,特色是如 IKEA 使用扁平包裝運輸汽車零件到零售市場的微型工廠組裝,可大幅減輕碳排,並解決城市塞車問題。
國內汽車零件製造廠龍頭「六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勞動環境備受爭議。今年8月底,公司一名資深幹部徐姓廠長在宿舍猝死,引起家屬和社會的關注。六和機械回應表示,徐姓人員第一時間遭判定非工傷,但家屬無法接受此結果而再次送件,目前中國公安仍在調查,結果約在11月底出爐。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德國汽車大廠福斯集團(Volkswagen)旗下有數千輛保時捷(Porsche)、賓利(Bentley)、奧迪(Audi)等名車在美國港口被扣留。 原因是一家汽車零件供應商來自中國可能涉及強迫勞動,美國依據《2021年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禁止進口在西部新疆地區和中國其他地區使用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
法國汽車零件巨頭Forvia驚傳將裁員多達一萬人,以力拼轉型電動車(EV)並與亞洲競爭對手抗衡;Forvia股價重摔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