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近來總是困擾各國,不論是洪水、地震、海嘯,除了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更帶來金融風險,進而可能衝擊銀行業安全性與穩健性。唯有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巨大影響,才能有效協助客戶防範風險造成損害。
企業再強大,不懂思考永續議題,終有一天會凋亡。 當大家因為生存環境問題,選擇不生小孩,我們的社會還有什麼希望?
家族成員討論如何把善款用在刀口上、暫時忘卻競爭,必能增進和諧,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句古諺,是家族企業永續經營的錦囊妙計之一。
台股權王台積電(2330)去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出爐,報告書中除了記載台積電在環境保護、永續經營所做的努力,更揭露員工「薪情」,台積電全球員工總體薪酬中位數約163萬,直接員工(產線作業員)的每月平均收入達台灣基本工資3倍,也就是約7萬元。
一個和煦的午後,一位記者準時來到愛斯基國王的居所。
有國際永續界奧斯卡之稱的道瓊永續指數日前公布,台灣有九家金融業者入選,這些企業如何在永續經營與維持業績之間,找出平衡點?
「生命有限、企業無限,永續經營的理念可從綠色節能上執行」,錩鋼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樹四十二年前從工具機用零組件加工製造中白手起家,至今累積出品超過四千項的精密產品,近年來更回頭反攻研發、生產上游的高效率車铣床工作機具。
連續十二年列入道瓊永續性指數「世界指數」成分股,聯華電子追求「資源利用極大化、環境衝擊極小化」的永續經營作為,國際評比機構都給予高度肯定,但聯電對此從未自滿,近年來仍然陸續提出「減碳三三三」、「三六九+能資源生產力提升」、「Green二〇二〇」等能資源減量計畫,願意肩負更多社會責任,兼顧環境保護與企業發展。
多次出現在國際媒體報導中,又甫榮獲二〇一八年總統創新獎的春池玻璃,因為每年回收並處理超過十萬噸廢玻璃當成原料,再生產製造商品以及研發出隔熱、隔音的輕質綠色建材,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循環經濟的最佳典範企業。
企業經營要持續跨越「綜合績效」、「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三座大山,在本業經營上追求良好的績效展現,以符合利害關係人的期待,進一步則要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以企業公民的角色回饋社會,長期而言,企業經營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持續擴大影響力,邁向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