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關心台灣永續發展,《今周刊》與民調機構時勢合作,首次以聯合國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目標)對六都永續發展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於今(14)日公布,由新北市獲得第一。 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政府秘書長黃治峯都出席領獎。
本周適逢日本311福島核災十周年,《今周刊》針對核電議題進行「國人核電意向大調查」,結果顯示44.8%民眾不支持核四重啟商轉,51.3%民眾對核四啟封商轉安全沒信心。 針對民調結果,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認為,結果顯示相當比例民眾不理解核四運轉安全性的問題,「核四啟封商轉為專業安全問題,投票效力不能取代科學爭議的安全檢查」,建議政府應提具體評估資料,對外加強說明。
2020年台灣機車銷售總量突破103萬輛,創下新高,其中超過九成是燃油機車,電動機車僅售出9.9萬輛,較2019年大幅衰退四成,對電動機車產業發展造成衝擊。
日本311福島核災十周年,《今周刊》針對核電議題進行「國人核電意向大調查」,結果顯示49.1%民眾支持適度調漲住宅電價,74.8%的民眾支持適度調漲工業電價。 針對民調結果,環保團體認為反映出民眾看待環境態度改變,而政府除了調整既有電價,也應將民調結果納入施政參考。
政府為催生,今年八月增加不少實質經費補助,台北市的夫妻生一胎,最高可拿到破百萬的補助,然而,最新民調顯示,給予更多友善的托育服務等婚育政策,會比直接發放津貼,更有助提高生育意願。
隨著氣候變遷增加缺水風險,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在世界水資源日(3月22日)公布「因應氣候變遷永續水資源民調」結果,發現我國民眾對國內水資源供需情勢了解不足。不過有高達94%民眾認同缺水與氣候變遷相關,也有過半民眾不認同移用農業用水來支援工業及民生用水。另有六成民眾支持調高近30年未變的水價,以提高用水效率。
「他的聲音跟你好像,不是你打來嗎?」、「電視上的投資老師就在我加入的LINE群組裡耶!」,科技發達不只讓生活便利,也讓詐騙手法推陳出新,讓人防不勝防。南山人壽長期關注高齡金融剝削議題,今年更透過網路民調,掌握詐騙趨勢、攜手學界推出《高年級生防身術》防詐騙手冊,並前進雲嘉及原鄉部落舉辦實體防詐騙宣導活動,多管齊下,呼籲全民一起防堵詐騙,用實際行動守護民眾財物安全,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今(31日)發布了最新「2023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和影響關心度增加,然而,對於台灣當前能源現況、國際情勢和政府作為了解仍相對不足。
凱米颱風重創臺灣,蔬果價格創下近年來新高,然而,因極端天氣事件導致蔬果價格波動的狀況已成為常態。綠色和平今(13)日舉行氣候通膨民調記者會,9成民眾擔心極端氣候讓物價上漲,綠色和平專案主任方君維呼籲,除了應公布氣候通膨指數讓各界瞭解氣候通膨的潛在衝擊外,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更應討論「氣候通膨補償金」及「大規模的財政投資」研擬源頭解決方案。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於今(28)日發布最新水資源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高達八成的受訪民眾表示願意接受水價調漲,主要原因為「提高水價能有效抑制用水量」。多數受訪者認為可以接受將平均水價從目前的每度9.24元提高到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