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直擊》被稱為「亞馬遜森林 COP 」的第 30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在 11 月 10 日拉開帷幕。來自全球逾 5 萬名代表齊聚位在亞馬遜雨林入口的港口城市巴西貝倫(Belém)參與盛會。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正在巴西舉行,日前一份最新科學報告再度警示:地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氣候危機,呼籲各國加快氣候行動。 由21個國家、70多位科學家共同撰寫的《2025/2026年氣候科學十大新見解》指出,氣候變遷已削弱森林、土壤與海洋吸收溫室氣體的能力,僅依靠自然已無法抵銷人為碳排,全球必須同時加速減排,並以負責任的方式推動新型去碳技術,才能避免氣候危機進一步惡化。
Google 於 6 日宣布,將從巴西的森林復育公司 Mombak 購買 20 萬公噸的移除類碳權。這項計畫將在亞馬遜地區購買農田並進行重新造林,以提升碳匯能力。
COP30背景》今年11月,全球氣候政治的焦點將轉向南半球。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即將在巴西北部的城市貝倫(Belém)登場,這座坐落於亞馬遜河口的城市,將成為各國談判代表、科學家、企業與公民社會共同辯論未來世界環境變遷路徑的舞台。
一株株橢圓葉片的海草隨波搖曳,構成看不見的碳匯森林。為守護這片珍貴的藍碳資源,今周刊「還海行動計畫」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與台大生命科學院漁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建置海草培育基地,以實際行動推動海草復育與海洋生態永續。
今周刊編按:生物多樣性是亟需被實際管理與衡量的資源,然而,如何定價?又由誰來決定價值標準?本文由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柳婉郁,深入探討生物多樣性定價與管理的核心課題。
世界各地野火肆虐,今年占據新聞版面的是南歐,法國、葡萄牙、西班牙這些旅遊勝地,英國也都正在應對失控的火災。但當世界關心這些已開發國家損失多少財產的時候,忽略野火最嚴重的地方其實是非洲大陸,燃燒面積遠比歐美國家大好幾倍。
亞馬遜雨林的旱季越來越乾燥,河流乾枯導致運輸中斷,導致許多部落居民無法及時得到生活補給品。至於為什麼亞馬遜會突然沒雨了,一直關注氣候變遷單一原因,現在科學家已經證明,亞馬遜旱季延長,75% 是森林消失造成。
雀巢宣布與re.green及Barry Callebaut在巴西展開大規模森林復育與農林混作專案,總計覆蓋8,000公頃、植樹1,100萬株,預計帶來長達20至30年的碳封存效益。計畫不僅有助於達成雀巢2030年全球「種植2億棵樹」承諾,更提升咖啡與可可產地的氣候韌性,支持農戶生計。這項合作凸顯企業如何透過再造林與供應鏈投資,把永續戰略落實到產區前線。
今周刊編按:生物多樣性是地球健康的重要指標,但誰來決定「生物多樣性足夠」?本文由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柳婉郁,深入解析生物多樣性的量化工具與科學評估方法,從生態系到物種層級,一次看懂如何以數據掌握生態健康,並理解保護策略背後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