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決定從台北搬遷到雲林虎尾,理由之一是鎮上有誠品書店。雖然離大都會區很遠,但是離理想中的生活很近。
即將熄燈的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是大家共同的回憶,而對綠藤生機來說,真正走到線下、開設實體專櫃的起點,就是在誠品敦南店。
全台首間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即將於明年熄燈,而所在的敦南金融大樓,昨(8)日通過台北市政府的環境影響評估,確定該棟大樓即將都更重建,負責開發的寶豐隆興業表示,12樓高的敦南金融大樓,未來將改建為地上28樓、地下6樓的大樓,將會是黃金級的綠建築。
書店處處有,但嘉義民雄有間二手書店特別不一樣,每到學校下課時間,就會有許多孩子陸陸續續報到,他們不是來買書,而是來「上課」。 「我們幫助清寒和跟學業低成就的學生,一對一免費課後輔導。目前有170個清寒學生,分別來自民雄、嘉義市、斗六等八個地區。」
今周刊編按: 以生命樹為靈感發想的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即將於12月中旬開幕,被封為「全台最美圖書館」的桃園市立圖書館,不僅是一棟環保綠建築,更預計將結合電影院、星巴克、蔦屋書店等熱門場域,打造桃園藝術人文新據點。 以下為桃園市立圖書館試營運時所做的介紹:
花蓮新城有一間特別的「書店」,它不賣書,而是免費借閱上萬本書給民眾,且為在地居民打造一個閱讀、講座、展演合一的空間,書店創辦人胡文偉來自台南,當初成立書店,是為了提供給當地國小棒球隊學童一個舒適的課輔空間,卻因此為新城注入一股新能量。
新竹除了有科學園區,近年「或者書店」、「或者光盒子」等文化場域慢慢崛起,成為許多遊客必去景點。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來自一家甫成立7年的社會企業「鴻梅文創」。
創新點:拒絕人工智慧,用有溫度的推薦成為獨立實體書店最大靠山。
「我以前就是不愛念書的小混混,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 台灣藍鵲茶、苗栗石虎米以及山麻雀小米的創辦人黃柏鈞,求學時期歷經落選、重考,又被退學,直到大學參加登山社成了人生最大轉捩點,他愛上生態自然,也找到志趣方向。
「因為喜歡看書,關注到環境相關議題。」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心恬,從小就喜歡待在書店,接受不同新事物的洗禮,甚至將書店視為夢想工作環境,但最終因現實考量,碩士畢業後,依專業進入科技業,擔任機構工程師。 沒想到這個工作,刺激她找到人生另一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