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者的排碳量占去全國一半,其中化工業、鋼鐵業與電子業又為大宗。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檢視全台15大排碳企業的綠電使用狀況,發現「台灣前15大排碳大戶中,真的積極使用綠能的寥寥無幾。」理事長高茹萍說。
能源轉型是國際重要課題,Google、Apple等科技大廠更承諾,自家供應鏈生產要做到100%碳中和,以緩和氣候危機及天災衝擊,這掀起了一波全球產業鏈的綠色革命。 不少國家或地區近年陸續公佈自己的「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並且在政策制定、商業模式、能源轉型、環境法規等層面,都會有相應調整。 面對全世界邁向零碳排的趨勢,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表示,減碳、降低製程排碳量、國營事業轉型及交通事業電子化,都是為未來政府優先推動方向,且「負碳技術」的投資與開發將是未來關鍵政策之一。
歐盟碳關稅細節公開,臺灣環保署終打破沉默
因應歐盟碳關稅衝擊,環保署將收取碳費,第一階段徵收對象原本瞄準年排碳量2.5萬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但業界不斷喊話應「符合公平原則」,據了解環保署可能進一步擴大徵收對象,超過先前估算的287家,但原則仍是「由大到小」分階段實施,預計年底提出子法,徵收對象及費率可望明朗化。
政府宣布二○五○淨零碳排路徑與轉型策略,外界對能否達標多表悲觀,關鍵之鑰就是台灣的電力排碳量居高不下。正隆紙業執行董事蔡東和日前向政府喊話表示,所有企業都使用台電的電力,希望政府協助降低電力排碳係數。 這番話戳中蔡政府的痛點,據了解,去年全台用電增幅高達百分之四點三,遠高於經濟部預估的二點五個百分點,結算去年的電力排碳係數恐不減反增,成為十年來的逆轉拐點,二○二五年的管制目標也恐將跳票。
施行至今快兩年的用電大戶條款,要求契約容量5000瓩(kW)以上的企業需在五年內履行使用10%綠電的義務,隨著檢討期限將至,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19日公布2021年度統計,顯示國內排碳量前20大的企業中,使用綠電占比最高的台積電,綠電也僅占用電量的4%,其餘19家連1%都不到。
隨著疫情趨緩,巡迴演唱會復甦,音樂產業的減碳態度再次成為關注焦點。Coldplay承諾今年3月開始的「星際漫遊」演唱會,排碳量要比2016~2017年減少50%,舞台電力「幾乎完全」使用再生能源。
氣候變遷是全球議題,為了降低碳排放,發展低碳電力相當重要。臺灣目前主要使用天然氣發電,雖然排碳量較燃煤發電低,仍屬高碳排的發電方式,若未來要達到 2050 淨零排放,勢必要開發更多的低碳電力。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物理研究所陳洋元研究員,他與團隊應用天然氣催化裂解的理論,突破各種技術限制,打造出「去碳燃氫」(methane pyrolysis)裝置,使得燃氣發電可以更進一步減少碳排放,目前成果已接近歐盟需求,並預計陸續擴大運用至商用發電機組。
為了減少電廠排碳量,經濟部、環保署與國科會共同投入研究,預計二年投入37.23億元,協助台灣能源轉型,讓高碳排產業升級轉型,逐步邁入淨零排放。
近期碳交易討論熱烈,外界擔憂企業可能有漂綠行為,環保署24日表示,將參考世界經濟論壇(WEF)規定,3項內容來因應,第一已經公告應盤查登錄對象,應揭露排碳量;第二未來碳權審核須符合可量測、可驗證、可報告等原則;第三,針對碳權交易所,環保署將明確規範交易程序、對象及限制。
綠色鋼鐵需求爆發!不只氫能,揭密鋼鐵行業未來8大商機...這國已提前搶佔商機
消費者洞察》過半台灣人重視品牌環境友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先搞懂「永續、健康」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推永續小旅行,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上市櫃永續聲量》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全家憑什麼上榜?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