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影響,台灣減塑的力道減緩,然而國際上減塑的行動仍持續進行,例如許多咖啡店開始無接觸咖啡的模式;而一次性塑膠在防疫上其實並未如想像中安全,在疫情中應持續關注減塑行動,開啟循環模式才能迎接無拘無塑的生活到來。
外送平台foodpanda今(19)日公布年度永續計畫,進一步將環保範疇拓展至店家及消費者,前者攜手新創環保團體RE-THINK及成大環工系推動「環境友善店家」計畫,後者則攜手北市環保局及「好盒器」,將「循環容器外送」拓點台北,逐步打造永續外送鏈。
明年起連鎖超商、速食店需有5%以上門市免費提供「循環杯」,環保署今舉辦研商會,速食店業者說,「不自帶杯子應處罰消費者」,像塑膠袋讓使用者付費。不過現在飲料售價早就包括容器成本,環團也說循環容器是世界趨勢,去年實驗發現消費者歸還率高達98.5%;環保署說,業者可設計押金制度,企業在商言商也要兼顧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