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明(20)日起將接掌國安會,儘管今日已是他在金管會任內最後一天,仍展現精實作風,對法國巴黎人壽(下簡稱法巴人壽)、安達人壽、新光人壽、安泰銀行、永豐銀行、凱基銀行、遠東銀行、台新銀行等8間金融業者,共開罰2580萬元。
鴻海今日正式宣示,基於「巴黎氣候協定」所定目標,2050 年前,鴻海所屬價值鏈將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目標。
拜登上任後將優先做什麼?白宮官網一則「拜登政權立即優先事項」給了答案,首要任務除了抗疫,就屬氣候變遷了,白宮新主人如何主導永續議題,將是各界期待的亮點。
中美兩國關係持續緊張,外界普遍預期,準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不會改變兩國對立態勢。
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195個國家的代表一致通過「巴黎協定」,全球減碳的共識達到高潮,但隨著各國致力經濟發展未見其效及後續重要行動。但近期在全球氣候警訊頻傳下,世界各國已紛紛宣示提前達成國家碳中和之重要期程與目標。
就任第一天起,氣候變遷就是新任美國總統拜登議程中最受矚目的題目之一,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和取消Keystone XL石油管線許可在內,許多行政命令已經發出。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 2021)最新評比於台灣時間7日晚間出爐,今年也是全球重要減碳目標的《巴黎協定》通過五年,但評比結果仍顯示,儘管有一半以上的國家排放量正在下降,但所有國家的表現,仍未符合巴黎協定目標。而台灣在今年評比中列為第57名,較去年微幅進步。
巴黎協定宣示在本世紀末前升溫不超過2°C,於12日迎來5週年紀念日,多邊主義再度興起,承諾與行動之間距離似乎再次可望拉近。對此,氣候媒體《氣候之家》盤點了巴黎協定5年來所實現的5項成就,以及五項未竟之功。
2020年12月適逢巴黎氣候協定簽訂五周年,聯合國再次呼籲各國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持續追求氣溫升幅控制在1.5℃已視為基本門檻,近期在國際間掀起的熱潮便是「碳中和」(carbon neutral),尤其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率先提出於2030年前降低碳排放量的宏偉計畫,並設定淨零排放量目標。
英國衛報獨家揭露,即使人類達成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全世界仍將失去10%的高山冰川,損失相當於超過1萬3200立方公里的水,對人口稠密的河口三角洲、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和海平面產生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