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Donald John Trump)可能重新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和美國期待已久的降息政策,是當今全球金融市場討論的焦點。川普回歸必然對美國的財政政策和經濟活動有顯著的衝擊,也勢必對全球經濟環境帶來影響。 台灣壽險業在全球金融服務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壽險業的資金有接近7成以美元計價,規模已超過7,000億美元,因此即將產生的衝擊將對台灣壽險業帶來了一連串的挑戰。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7月14日在賓州舉行造勢演說時遭遇槍擊,所幸無生命危險,而川普在現場臨危不亂的表現,大幅提升競選勢頭,隨著川普當選可能性增加,全球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川普2.0」時代將如何影響各大產業格局。 然而,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更高的風險。《彭博商業周刊》今(17日)報導,川普在最近的專訪中明確表達了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業務的不滿,導致台積電ADR在盤後交易中下跌了1.3%。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氣候政策大轉彎再添一樁!在中國杭州IPCC全體會議召開之際,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已下令美國聯邦科學家退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下一期氣候評估報告工作。
川普重返白宮,象徵毫無限制的全球化時代落幕,邁入貿易保護主義的時代,全球經貿社會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20年歐盟嘗試以貿易政策作為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杜哈回合談判失靈後,WTO的多邊主義無法發揮作用,歐盟改採雙邊主義與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納入其他非貿易政策目標。 本文擬就歐盟的因應對策進行分析,並且回顧歐盟在過去20年隨著地緣經濟及政治轉變,歐盟如何調整其策略,釐清歐盟一貫的立場與做法。畢竟「大國博弈」的結果,往往也衝擊著其他國家,作為全球供應鏈重要供應商的台灣,更應關切歐盟的因應措施,以做好萬全的全球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