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降雨量創30年新低,根據經濟部水利署截至昨(20)晚9點資料,曾文水庫蓄水量只剩11.2%、白河水庫與霧社水庫則跌破兩成,南台灣水情恐重演2021年百年大旱嚴峻情勢。 隨著缺水危機氣氛蔓延,帶動與水資源沾上邊的公司股價表現強勢,若檢視基本面,法人表示,國統(8936)、山林水(8473)、萬年清(6624)等為水資源相關業務佔營收比重高且今(2023)年營運有機會優於去(2022)年表現的個股。
國內「水電雙缺」陰霾籠罩,相關概念股卻乘勢而起,水資源概念股「未雨」綢繆,力麒、山林水、國統等20日逆勢上漲;而電價調漲後再生能源股也吸睛,碩禾、華城等成為焦點,兩大受惠族群扮演股市多頭指標。
綠能環保事業有老牌也有新兵,但無論如何,有興趣投資這個產業的投資人還是必須以獲利掛帥才是,畢竟現在整個族群就是走弱下跌中,那麼基本面當然就更需要注重,以這次舉例的產業前三大權值股來看...
隨著全球環保標準日益嚴格,台灣的環保節能、環工及水資源回收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契機。面對企業對永續發展的高度重視,及政府對環保政策的推動,業者紛紛強化綠色技術與循環經濟布局,包括崑鼎、可寧衛、日友、山林水、中鼎、國統等企業皆看好今年業績表現將迎來新一波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