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倒數,全球NDC3.0盤點!巴黎協定十年後,各國2035減碳承諾揭示哪些關鍵挑戰?【分析】
2025年是「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巴黎協定不僅設計每五年更新一輪的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並透過全球盤點(Global Stcoktake)強化透明度與集體責任,使氣候承諾不再是一次性的宣示,而是能不斷調整、逐步提高減碳目標的進程。
然而,十年過去,氣候行動仍遠遠不足。根據氣候行動追蹤(Climate Action Tracker)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預估,即便全面落實目前所有已提交的「有條件」與「無條件」NDC,全球仍將升溫約2.6 °C,遠高於巴黎協定追求的1.5 °C目標(Climate Action Tracker, 2024)。
而若落實所有承諾中的無條件NDC,升溫可能更高達2.8 °C,政策僅維持現狀則可能達到3.1 °C。更加緊迫的是,2024年全球年均溫已比工業化前高出1.55°C(UNEP, 2024)。雖然巴黎協定衡量的是20年的平均值,並非單一年度,但這一突破更加突顯:若缺乏更強而有力的行動,1.5°C的臨界線將難以守住。
在此背景下,COP30的到來不僅是談判的下一個節點,更是一次檢驗各國承諾與行動落差的關鍵時刻。本文將在COP30之前,進行全球2035年NDC提交進度的盤點,觀察各國2035年NDC的減碳承諾,以掌握國際減碳動態的最新趨勢。
在此全球脈絡下,本文將進一步聚焦於英國、日本、韓國與新加坡等重點國家,分析其NDC減碳策略特色,並延伸至臺灣2035年NDC草案的探討。藉此不僅能描繪出臺灣在國際減碳格局中的定位,也能為即將到來的COP30提供初步觀察。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