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 F)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列舉出未來10年可能發生的風險,包括極端天氣、氣候行動失敗、天然災害、喪失生物多樣性、人類造成的環境災害、資料詐騙或竊取、網路攻擊、水資源危機、全球治理失敗及資產泡沫化,其中半數以上都與環境有關,顯見氣候變遷引發的風險事件已演變為高度交織、影響範圍深遠的系統風險,若未能妥善因應,將對環境、經濟和社會造成巨大衝擊。
嘉義布袋廢棄鹽田,為水鳥棲地縮減光電開發,同時民間積極認養週邊鹽田濕地,有「布袋模式」的美稱。高雄鳥會今年4月擴大認養近252公頃鹽田,並與特生中心合作研發「虹吸式引水管」,不需電力、只要簡單的水電材料,就能改善因水利設施老舊而乾涸的鹽田濕地,成功吸引不少春季過境的鷸鴴類水鳥前來覓食。 民間團體表示,經過幾番嘗試,總算找到台灣在地的解決方案。團隊利用虹吸管來進行棲地復育,「在台灣應該是第一個」
為協助上櫃公司順利迎接2025年永續挑戰,櫃買中心推出「櫃買小叮嚀」簡報,提醒今年度應注意的各項重要制度,涵蓋提升永續資訊揭露、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加強資訊透明度與員工薪酬、強化董事會職能,以利提早蒐集相關資料妥善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