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養殖業三十多年的模範漁民夫婦,從排斥到認可光電,帶領南瀛養殖生產協會會員,努力催生台灣第一座漁民主導的漁電共生案場。然而,走過1200多個日子,他們心中只有滿腹失望與憤慨。 原來,讓漁電共生走向雙輸的最大元凶,不是那一片片光電板,而是始終摸不著方向、讓綠能政策不斷兜圈空轉的政府。
投入養殖業三十多年的模範漁民夫婦,從排斥到認可光電,帶領南瀛養殖生產協會會員,努力催生台灣第一座漁民主導的漁電共生案場。 然而,走過1200多個日子,他們心中只有滿腹失望與憤慨。原來,讓漁電共生走向雙輸的最大元凶,不是那一片片光電板,而是始終摸不著方向、讓綠能政策不斷兜圈空轉的政府。
「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上,中興電工(1513-TW)聯手弘鉅汽車與首都客運,發表台灣第一台氫燃料電池大客車,這代表台灣氫能交通從技術驗證正式進入商用推廣,未來三年也將聚焦亞洲市場,展開示範車隊建置。
在臨海的台南古都安平,無畏烈日與海風包夾,去年落成了全台灣第一棟從零開始打造的「被動房」。全名是被動式節能建築(Passive house),室內全年保持舒適溫濕度,卻能維持近乎淨零能耗,甚至還能發電自用。《環境資訊中心》記者走進這棟全台唯一獲德國被動房「Plus」標準認證的南部透天厝,揭曉「被動房普拉斯」的祕密。
一向被視為台灣車市風向球的和泰汽車,今(2/4)日對2025年台灣車市做出最新預測。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今年新車市場規模估有望達45萬台的水準;和泰有信心保持龍頭地位,全年銷售目標為16.5萬台。
今周刊編按:華邦電(2344)與中美晶子公司(5483)旗下再生能源公司續興簽訂30年再生能源長期購售合約,續興將每年提供華邦電1.6億度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總計48億度(kWh),預計可減少240萬噸碳排放。這也是台灣首宗售電業販售離岸風電予企業的交易。
經濟部、中研院、台灣中油共同攜手於宜蘭縣員山鄉開鑽台灣第一座「深層地熱探測井」。由於台灣位於太平洋火環帶,地熱資源豐富,根據經濟部粗估,台灣潛藏深層地熱發電量更可達40GW,相當於31座核一廠的發電量。 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補充,未來若宜蘭縣有了綠電,此次計畫不僅能讓台灣綠色能源有更多選擇,也對宜蘭在地產業發展有助益。他認為,如果能使用在地的綠電,相信數據中心也有機會進駐宜蘭。
異地辦公模式日漸普及,數位游牧工作者迅速崛起,只需一台筆記型電腦便能打破工作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邊工作邊探索各地風土民情與生活體驗。看準這股趨勢,宜蘭客家漁村「朝陽社區」正積極推動「數位游牧社區」,期望吸引數位游牧者透過異地辦公在朝陽停留更久,成為助力社區復興的新力量。
鴻海(2317)科技集團24日發布台灣企業界首本「供應商責任報告書」。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此次發行台灣第一本供應商責任報告書,彰顯了鴻海將永續願景推展至供應鏈的決心,未來計劃每年第三季定期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