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悄地來到年底,即將跟紛擾的2021年道別,迎接2022年的到來。再不到一周的時間就要跨年,自元旦起有許多新制上路,包括勞工新制、交通法規、防疫新措施等。 這次《今周刊》一次整理10大新制懶人包,呼籲大家多加留意,勿讓自身權益受損!
2023 年元旦起又有許多新制上路,行政院整理16大項目,包含與民眾荷包息息相關的基本工資調漲、家電補助、電動車汰舊換新節能補助,綜合所得稅免稅額也將調高。
大家即將和2022年告別,邁向2023新的一年,自元旦起有許多新制需要特別注意,除了勞工新制、交通法規之外,滿18歲就視同成年人也將正式上路,到底有哪些與生活相關的新規定呢? 這次今周刊整理相關新制懶人包,提供民眾參考。
即將揮別 2023 年,2024 年起又有許多新制上路,其中,碳費將於 1 月 1 日起開徵,正式進入排碳有價的時代;勞工苦等 7 年的《最低工資法》終於三讀通過,宣告邁向最低工資審議制度的新紀元。 此外,金管會、經濟部、衛福部等部會也有多項新規定,《鉅亨網》整理出 16 項重點,讓讀者快速看懂。
農牧與飲食產業業者注意!台灣食品、農業相關新制自2024年1月1日起有7項新政策上路,下列為《食力》針對2024年食安與農業相關新政策的整理! 台灣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的食安與農業規範中有尤加利葉僅能作為食品添加香料使用,魚油、紅麴原料警語標示應納入健康食品標示,漁獲量捕撈需依照年度永續評估後之公告以及鐵板燒業者需注意鱈魚品種來源標示等7點更新規範上路。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農業部與環境部公告,共4項食農新制將於2025年1月1日起實施,包括嬰兒食品標示修正、稻米推動加強實施、飲水標準修訂、碳費徵收。至於巧克力重金屬鎘含量限制修正則是原訂2025年上路延後至2026年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