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邁向「淨零碳排」的路上,有一個核心問題必須要解決:儲能。我們先釐清這個基本概念的思路,再來談電動車為何會成為其中的關鍵角色。
共享車位服務商Uspace今(27)日宣布完成的A輪募資,金額共2.6億元,且由電信三雄一之的台灣大哥大領投2億元,這次投資也是台灣大哥大佈局電動車市場的第一步。 其實,若攤開Uspace創業6年來的投資人與夥伴名單,你會發現這間停車方案業者,其實與電信業者淵源深厚。
台灣預計 2040 年新車銷售 100% 都是電動車,立法院今日終於通過電動車專用停車位法規修正,希望能夠強制杜絕燃油車佔位情形。
台灣地狹人稠且人口大多集中於都市,平均每千人擁有350台汽車,這也造成道路堵塞以及停車位難尋的問題,如果靠著共享汽車減少在路上行駛的汽車數,或許就能減輕都市的交通問題,但實際上又該如何推行呢?
電動車因為搭載鋰電池,車身重量比一般車輛更重,但這就會讓它壓垮停車位嗎?甚至還有流言,這些電動車一起過橋的時候,連橋梁都會被壓垮,這當然不可能是真的。
「我們是2008年創業的,當時共享經濟在日本剛迎來黎明。」今(17)日在台灣新創USPACE舉辦的國際併購記者會上,被併購方、日本前三大智慧停車品牌「軒先パーキング(簡稱軒先)」社長西浦明子,致詞中提到經過十五年發展,軒先目前取得全日本各地的停車場、累計逾69萬會員的成績,「我發自內心期待,加入USPACE集團、展開全球業務,可以讓我們建設更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