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量下滑、大型安裝商紛紛宣布破產——美國戶用太陽能光電產業似乎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 日前 Roth Capital Partners 在一場網路研討會上提出一項數據:美國太陽能光電市場正在逐步調整適應利率環境,在多重因素交加之下,2024年美國戶用太陽能光電安裝量將銳減 20%。 與之相伴而來的,是聲勢浩大的美國太陽能光電廠商倒閉寒潮。
近年來,歐洲電動車市場呈現穩定成長趨勢,奧迪、BMW、賓士及福斯等車廠,在全球車輛產業都是指標品牌,這幾年也投入相當多的資源來發展電動車,造就歐洲車廠電動車銷售量整體呈現穩定成長,光去年 2023 年,合計銷售量就高達 163 萬輛,年增率為 24.2%。 這轉變正在對燃油車廠牌造成深遠影響。根據 ING 研究的最新報告,預計在未來 5 到 10 年內,荷蘭將有一半的加油站面臨倒閉,這預測反映了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巨大變革。
今周刊編按:主打小籠包的台灣知名餐廳「鼎泰豐」,在全球擁有高人氣,卻在澳洲雪梨分店爆出勞資醜聞!被揭發長達8年違法剋扣員工薪資、造假帳目,最終遭澳洲聯邦法院重罰409萬澳幣(約新台幣8411萬元)。澳洲公平工作監察署更透露,涉事主管已分別支付罰款9萬2,232元澳幣(約192萬元新台幣)與10萬5,084元澳幣(約219萬元新台幣),但鼎泰豐本公司至今仍未繳交鉅額罰款。
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不少公司倒閉、員工被裁員,但有三位藝術背景的畢業生,沈奕妤 ( Ama )、邱瓊玉、蔡玟卉,不畏大環境,搭上政府創業輔助計畫,以「社會共好,環境友善」為初心,共同創辦台灣原創生活設計品牌--印花樂。 台灣八哥是她們第一個推出的印花圖案,透過一隻鳥的剪影,代表所有被忽略的生命,也以八哥的聲音意象,喚醒大家的環境意識,同時說出品牌故事。
今周刊編按:特斯拉和比亞迪近期公布 2023 年第 4 季交車量,比亞迪正式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 全球汽車大廠股價在近期出現跌勢,在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主持的最新一集《數字台灣》節目中,請到兩位專家解析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趨勢。 其中,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剖析,明年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的純電動車銷售量可能超過特斯拉,示警特斯拉股東要小心。
明揚國際屏東廠起火爆炸,4名消防人員殉職,屏東縣政府今早舉行記者會召開記者會,公布明揚公司三大違法事實。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長林金宏認為,企業推動ESG,重點都放在節能減碳的E,與安全最有關的G(公司治理),消防安全則著墨甚少,甚至看不到蹤影,悲劇源頭指向明揚的安全管理及教育訓練不足。
本篇文章講述台灣國產鮮奶從養殖到餐桌的過程,強調了供應鏈的脆弱性和可持續性挑戰。國產鮮奶的交易模式包括政府制訂基礎收購價,酪農負責飼養乳牛,食品大廠按基礎價格收購生乳,但酪農在這過程中面臨高風險,因為飼料價格上漲、銷售量下降、外國鮮奶進口等因素可能導致生乳滯銷和牧場倒閉。 雖然酪農也可以自行建立乳品品牌,但由於建立加工廠的高昂成本,許多酪農無法負擔。因此,B型企業鮮乳坊應運而生,提供公平公正的資源,讓酪農可以選擇更有意義的供應方式。此外,鮮乳坊與酪農合作,共同建立品牌,並專注於動物福利和品質提升,鼓勵消費者作出對的消費選擇。
近來「碳權」可說是最熱門的話題,惟各家說法南轅北轍,令許多業者不知所措。本期特別有系統的介紹國際的主流規範,讓業者有正確的觀念,也避免走冤枉路的風險。
在今年5月初由米爾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舉辦的全球會議中,好萊塢知名演員兼風險投資人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提出自己對AI產業的看法,表示AI在各行各業都具有長遠且深刻的影響力,任何不擁抱AI(人工智慧)的公司,最終都將走上倒閉一途。他本人也積極投身相關領域,創立AI基金並砸大錢投資如OpenAI、Anthropic、和Stability AI等多家AI新創公司。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日現身台大畢業典禮致詞,媽媽及哥哥今日也ㄧ同到場。黃仁勳除分享十年前和台大校長陳文章的第一次接觸,同時也透過3個故事,勉勵台大學生找到自己道路的重要性,要為了自己的理想大力奔跑(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