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最近是全球熱門話題。國內流感疫苗缺貨,國外緊急開發新冠肺炎疫苗。
自願性碳市場正面臨信譽和品質的挑戰,為了重建信任,國際機構正加強合作,推動通用標準。企業會優先考慮以自然為本或新型的碳移除技術,並重視碳抵換額度的綜合環境效益。有人認為,自願性碳市場面臨萎縮,其實是一種「重組」,更加永續的2024年自願性碳市場指日可待。
日本企業接連出包,「Made in Japan」信譽掃地,原因在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淪喪。 台灣也一樣,大企業偽裝外資避稅,讓台灣薪資偏低,也是未盡社會公器責任。
面對國際淨零趨勢與挑戰,企業如何在碳市場中抓住機遇、有效減碳?《RECCESSARY》28日舉行線上「企業碳權應用與綠電採購策略分析研討會」,解說最新的碳市場風險與綠電購買。為預防漂綠風險,碳權市場正朝向更高品質與信譽的方向發展,綠電憑證的採購也得注意品質能否被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