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工作 4 天」未來將成疫情後的工作常態,不僅可能增加獲利 30%、產能上升,還會讓員工工作起來更加專心與開心,甚至對環保也有顯著幫助,直接地減少碳足跡。這個從歐洲開始發起,連日本都逐漸採行的新型態工作制度,對於公司有什麼加分,而對員工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近年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不斷向企業加壓,促使企業提升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ESG)方面的透明度,無疑令ESG在企業決策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公眾壓力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視。 決策時優先考慮ESG因素的企業,不僅有助提升企業獲利、降低外部風險,且往往更吸引僱員、客戶及供應商。投資市場則有越來越多投資人提升對於永續投資的關注,期望投資於既能獲利又對社會環境帶來正面影響的企業。
距離台股兔年封關只剩最後一個交易日,截至 2/2 止,累計漲幅已達 25.46%,投信法人看好今年降息趨勢,企業獲利反轉向上,展望龍年,大盤有望再戰歷史新高、力拚萬九,焦點仍以成長性最強的半導體產業及 AI 供應鏈為主軸,另外,消費性電子、電子紙、紡織、風電等低基期、高成長產業,仍可伺機關注,一般投資人若擔憂挑戰個股布局風險偏高,不妨於年後改採台股 ETF 成長前景看好的科技產業進行被動投資,掌握龍年財富增值的契機。
2024年過了一半,在AI題材延燒下,全球主要股市的氣氛仍延續去年上漲的氣勢,股市及企業獲利的持續成長,帶動國內ESG基金的好表現。 時間拉長來看,「日盛台灣永續成長股息基金」近三年來的漲幅高達79.89%,也是主動式ESG基金中的績效冠軍。這一次,透過基金經理人陳思銘的分享,近三年來是如何兼顧永續、與長期績效。
美國聯準會 (Fed) 於 9 月正式啟動降息周期,11 月再度降息 1 碼。由於當前美國經濟保持韌性,市場預期川普上台後將採取較激進的政策而再推升通膨數據,使得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回升至 4.3% 區間。 近三個月的 ESG 投資級債指數上漲 1.1%、ESG 非投資級債指數上漲 3.6%,整體表現貼近於非 ESG 債券指數。截至今年 9 月全球 ESG 基金資產總規模已達 3.3 兆美元,預期 ESG 債券的發行需求大幅上升。
電源龍頭台達電(2308)公布11月營收366.47億元,月減5.59%、年增8.91%,創歷年同期新高,公司前11個月累計營收約3824億元,同比成長3.49%。 在追求企業獲利的同時,台達電也積極實踐永續發展理念,今(10)日宣布加入新加坡國家公園局(NParks)主導的「種植珊瑚 孕育珊瑚」(Plant-A-Coral Seed-A-Reef,PACSAR)計畫,成為首批響應新加坡珊瑚復育倡議的企業夥伴。
時序邁入蛇年,回顧 2024 年,台股受惠企業獲利成長帶動,大盤指數從 17,930 點一路過關斬將,最高來到 24,416 點,創歷史新高,全年最大漲幅超過 36%,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台股自然人開戶人數全年新增 70 萬人,達 1,298 萬人呈現明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