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近期宣布,購買車價不超過3.7萬英鎊的新電動車,可獲最高3750英鎊補貼,總額達6.5億英鎊。然而,多位交通政策與氣候變遷學者指出,若這筆錢改為補助電動自行車(e-bike),不僅能更快減碳,還能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今周刊編按:在全球定位技術主導現代生活的今天,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Galileo)正悄悄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從精準導航到災害救援,從農業管理到跨國交通,這套自主建置的衛星網絡不僅提供即時定位,也在全球搜尋與救援中扮演關鍵角色。
「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上,中興電工(1513-TW)聯手弘鉅汽車與首都客運,發表台灣第一台氫燃料電池大客車,這代表台灣氫能交通從技術驗證正式進入商用推廣,未來三年也將聚焦亞洲市場,展開示範車隊建置。
根據交通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T&E)組織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若歐盟持續推動2035年禁售碳排車輛的目標,並配合產業轉型支持政策,歐洲汽車年產量有望回升至1,680萬輛,重返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高峰。 然而若歐盟選擇放棄此目標,且未制定具體的產業戰略,則可能導致汽車產業流失多達100萬個工作機會,同時削減三分之二原規劃中的電池投資。
面板大廠友達旗下子公司達擎,與歐洲最大鐵路營運商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 AG,DB)旗下子公司漢堡城市快捷(S-Bahn Hamburg)合作,於2025年國際公共交通聯會(UITP)全球運輸高峰會上,展示搭載達擎獨家HiRaso顯示技術的新一代概念列車,該技術相較傳統液晶顯示器,能大幅降低90%的能源消耗。
電子紙早已不只是電子書閱讀器的專利了。隨著數位化與低碳永續成為全球趨勢,電子紙憑著「超省電、陽光下也能清楚顯示、輕薄可彎、環保不需要背光」等特性,正快速拓展應用場景。從智慧零售的電子貨架標籤(ESL)、智慧交通的即時資訊顯示,到大型電子廣告看板、企業會議室的門牌顯示系統,甚至醫療院所的病房資訊牌,電子紙已悄悄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新一代顯示技術的重要角色,未來的發展相當值得期待。
交通部航港局於2021年實施彰化風場航道管制,針對漁民與航運商發布「禁航」、「禁漁」與「強制報到」三大禁令,引發漁民不滿,並訴諸司法行動,歷經三年纏訟,終於在5月15日迎來司法勝訴。這是我國首次就風場航道規劃做出違法判決,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認為,本案能成為公正轉型在法制上的重要案例。
在氣候變遷壓力與能源轉型的雙重推動下,「淨零碳排」已從國際倡議走向政策具體行動,交通部門作為碳排放大戶,正被各國視為優先改革對象,其中市區公車的電動化,則是公共運輸低碳轉型的起點。台灣在電動公車的發展上,政府已明確設定目標:2030年前全面汰換市區柴油公車。目前全台約還有9,400輛傳統公車待更換,未來五年平均每年就得汰換超過1,300輛。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加劇!台灣一年比一年還要熱,冬天還要被熱醒?往年夏天,因為「熱傷害」送醫的案例不計其數。「高溫假」議題討論多年,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長呂國臣表示,已經在研擬修《氣象法》,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的範圍。炎熱的夏天,除了高溫假,勞工更在意什麼?已成全球議題!
西班牙、葡萄牙及部分法國地區週一(28日)大規模停電,導致伊比利半島交通運輸大亂,數千萬人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停電影響包含熱們旅遊城市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首都馬德里和里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