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玻璃廠內機器不停地運轉聲,玻璃容器在高溫下成型,井然有序地進入輸送帶……。細看會發現有一群企業經營者、二代接班人穿梭其中,親身感受老字號華夏玻璃工廠的運作流程,這是以熙國際「國際菁英學院」舉辦的企業參訪。
「老品牌要生存有挑戰,需要讓新的消費者在資訊破碎年代認識我們。」 宏亞食品(1236)董事長張云綺在今(15)日KPMG舉辦的創新轉型學院中,開頭就點出自家企業轉型的迫切。
論質支付對提升醫療品質,解決人口老化、多元慢性病照護之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但目前涵蓋率仍很低⋯⋯。」二○一四年九月,由多位專家學者共同發表的《二代健保總檢討報告》,將「持續支付制度改革」與「檢討無效醫療耗用」,列為改善健保資源運用的兩項重要對策;而兩項對策的交集點,就是所謂的「論質支付(計酬)」制度。
政府推新南向,但新住民二代、曾當選十大傑出青年的何景榮在臉書上表示,移工朋友的手機遺失,帶她去報案,發現她的居留證與護照都被雇主扣留,連要報警做筆錄的基本人權都被剝奪,「台灣人把人家的人民當成奴隸一樣,還說什麼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 」
台灣連鎖雞湯龍頭龍涎居,自去年中與肚肚合作轉型成立二代店,透過肚肚的智能POS系統,讓二代店成為龍涎居在疫情期間的獲利引擎。
永豐餘投控(1907)今(27)日在高雄市大樹區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非塑園遊會」,強調展示非塑且全紙回收應用,邀請3000多人一同慶祝旗下中華紙漿(1905)久堂廠70周年。 永豐餘集團第二代、現任永豐餘董事何壽川出席該場活動時表示,久堂廠帶動大樹區域周遭的經濟發展、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單是久堂廠內員工就有約7成是大樹居民。 過去一年來,永豐餘股價穩定攀升,累計翻揚148%,上周五(26日)以29.6元作收。
成立40餘年的光寶科技,於1年前正式啟動二代接班傳承,今年上半年毛利、獲利都繳出優異成績,上任1年的董事長宋明峰、總經理邱森彬究竟做了什麼?
編按:裕隆集團前董座嚴凱泰 3 年前因食道癌病逝。身為企業二代的他,在遭逢金融海嘯,以及母親吳舜文過世後,度過人生最黯淡時期,但他仍不畏風雨,一肩扛起超過 5000 位員工的裕隆企業,他說:「因為看過黎明前的黑暗,現在更能體會黎明來了有多可愛。」 以下為《今周刊》2003 年的文章,回顧嚴凱泰接手家業的心境轉折:
辜仲立所擁有的中租不是最大,上市10年卻一路成長;他不是科技巨擘、金融富豪,卻將旁人眼中的一門小生意做到最好;他不是占據新聞大幅版面的鋒頭人物,卻默默帶領7000多名員工一路往前衝,衝出一片天。
永豐餘今日舉辦「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暨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由永豐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出任永豐餘學院院長,談到「醣」的固碳量能及可再生性,未來將可取代化石燃料成為新解方,而各國政府規劃碳稅已是箭在弦上的事情,並以歐洲為例,強調從獎勵機制的角度推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