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上,中興電工(1513-TW)聯手弘鉅汽車與首都客運,發表台灣第一台氫燃料電池大客車,這代表台灣氫能交通從技術驗證正式進入商用推廣,未來三年也將聚焦亞洲市場,展開示範車隊建置。
台灣電線電纜業在強韌電網計畫的推動下,產業前景看俏。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1月至10月電線及電纜業產值已達1,88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2.9%,全年產值預計將突破2021年2,024億元的歷史高點。 其中重電股四雄,中興電(1513)、士電(1503)年營收創歷史新高,而亞力(1514)因2023基期太高,拉低了2024年的營收表現。
全球燃料電池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根據資料顯示,2023 年市場規模約為 90.4 億美元,預計到 2028 年將增長至 343.03 億美元,期間新增了 252.63 億美元的市場機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30.6%。這樣的增速顯示出燃料電池是一個極具潛力的成長機會。 而在眾多燃料電池類型中,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的表現尤為突出,因其不需要使用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今周刊編按:中興電(1513-TW)第3季稅後獲利新台幣9.2億元,季增2.6%,創歷史單季次高和同期新高,每股基本純益1.86元,累計前3季獲利27.7億元,每股純益5.61元。根據優分析產業數據庫,Q3實際獲利低於法人預期的EPS 2.03元。
台股自8月6日上一波觸底反彈後,呈現大漲小回的波段走勢。雖然目前短線上,技術面仍處修正態勢,不過中線仍相對偏多,使行情近來震盪盤堅。法人預期,台股本波短線上漲的最大滿足點,約落在23,200點至23,500點左右。 在此趨勢下,法人更側重投資布局的選股方向,尤以國慶雙十後,包括AI概念股、政策概念股、及中概股等三大領域最受關注,除了題材性外,同時也具有基本面、籌碼面、與技術面等三大優勢。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發布華城(1519)及中興電(1513)研究報告,目標價分別為1140元、227元,中興電10日股價大漲衝至漲停價228元,破了大摩的目標價。
全省巡迴演講列車本週要到高雄鳳山。上次有跟大家分享到,近年來我發現投資朋友在投資股市上有著明顯地成熟,比較不會人云亦云,比較會去思考股價上漲背後的原因,又或是基本面。但是,有些時候太相信腦中的基本面,卻忽略了股價的變化,可能也是一種風險唷!
重電族群直直落,想低買該如何操作?520後政策推動,題材個股還會再攻一波,利用KD直找尋最佳的切入點。
台灣綠能基礎建設發威,台電連三月釋出逾百億元大單,今年保守估計總訂單規模將突破千億元大關,未來五年持續增加。隨著政策利多力挺,重電業者大咬國家建設商機,近期更被訂單追著跑。
今周刊編按:統計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台電近三月釋出逾400億元以上訂單,重電五虎中興電、華城、士電、亞力以及大同吃下多筆台電訂單,成為最大贏家,中興電今(26)日盤中強攻漲停價157元,成交量逾11萬張,最後收漲10元至153元,漲幅仍居高位,約近7%。 台灣的充電樁營運商市場百花齊放,然而目前電動車滲透率有限,充電樁使用率依然偏低、幾乎所有廠商都尚未從充電樁生意當中獲利,目前只能埋頭燒錢、持續佈建充電樁,等待電動車更加普及的一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