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極端氣候頻率與強度同步上升,重創全球農業。歐洲遭遇乾旱與河流水位下降,農田壓力創22年新高,運輸受阻推高成本;美國中西部農產穩定,但難彌補全球供應缺口。東亞南北氣候分化,南部穩定、北部高溫乾旱減產風險高。專家警告,影響將延續至第四季,食品與農企需提前備貨與調整策略。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當地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產業陷入低潮。聯邦參議院近期提出最新版《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稅收與支出,進一步加速取消風電、太陽能與電力進一步發展等稅收,並徵收賦稅。 美國潔淨能源協會(ACP)的預期將導致家庭與企業電價上漲8%至10%,部分州的漲幅甚至可能逼近20%,對綠電依賴度高的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AI)產業,已開始將轉向海外,這恐怕與美國在數字競賽中拱手出類似地位,助長中國崛起。
全球的零售餐飲業持續受到能源、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等影響,本地農產品與進口食材的成本大幅增加,加劇成本負擔且人力短缺已成此勞力密集產業的結構性問題。在英國,受脫歐影響,許多業者難以招聘和留住合適的員工;且工資上漲、及工作條件改善等需求增加,使得此產業在控制成本與確保服務之間面臨巨大挑戰。 如何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利,甚至成長呢?
美國聯準會 (Fed) 於 9 月正式啟動降息周期,11 月再度降息 1 碼。由於當前美國經濟保持韌性,市場預期川普上台後將採取較激進的政策而再推升通膨數據,使得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回升至 4.3% 區間。 近三個月的 ESG 投資級債指數上漲 1.1%、ESG 非投資級債指數上漲 3.6%,整體表現貼近於非 ESG 債券指數。截至今年 9 月全球 ESG 基金資產總規模已達 3.3 兆美元,預期 ESG 債券的發行需求大幅上升。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於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登場,重要議程包括氣候融資、化石燃料轉型、碳市場規則、加強國家自定貢獻(NDC)的氣候承諾等。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參考2023年氣候峰會經驗,氣候峰會後一個月史坦普全球乾淨能源指數上漲5.97%、後六個月上漲9.44%,顯示氣候峰會可視為是驅動氣候變遷主題投資的一大觸媒。
145萬股民注意!ETF人氣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1)日公告本季預估配息0.55元,換算年化配息率9.66%。此前,00878已連4季股息上漲,8月配發0.55元創下歷史新高,11月15日是最後買進日,股利將於12月12日入帳。
台股自8月6日上一波觸底反彈後,呈現大漲小回的波段走勢。雖然目前短線上,技術面仍處修正態勢,不過中線仍相對偏多,使行情近來震盪盤堅。法人預期,台股本波短線上漲的最大滿足點,約落在23,200點至23,500點左右。 在此趨勢下,法人更側重投資布局的選股方向,尤以國慶雙十後,包括AI概念股、政策概念股、及中概股等三大領域最受關注,除了題材性外,同時也具有基本面、籌碼面、與技術面等三大優勢。
台塑四寶可說是今年台股的「重災區」,近期終於出現反彈; 但考慮到台塑四寶受產業供需失衡的衝擊頗大,可能數年內無法恢復,短線上漲只能以反彈視之。
在現今房價高漲的環境下,「可負擔的居住」(affordable housing)已成為全世界各大城市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許多地方的房價和租金快速地上漲,負擔過重的現象正在加劇,越來越多的民眾難以在預算內找到一處具備良好生活品質的住宅(decent house)。 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房價和租金的漲幅超過了居民收入的增長,這種情況迫使許多人不得不選擇離市區更遠的地點租屋、購屋,甚至改變生活方式以適應高昂的居住成本。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紛紛採取淨零措施,包括碳交易制度、徵收碳費等,歐盟行之有年,證實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可同時兼顧,臺灣2023年開始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也計劃在明(2025)年開始徵收碳費,實施碳交易制度,以促進企業減少碳排放。這一政策不僅影響企業,甚至根據研究,也可能引發所謂「綠色通膨」,將對每個消費者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