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75年來首次設立新學院,史丹佛永續學院院長:新一輪工業革命也是大商機!

直擊ESG國際峰會》零碳之路與暖化賽跑,產學如何接力直追?史丹佛永續學院院長談全球氣候治理
撰文: 馬揚異     分類: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峰會     圖檔來源:攝影/蕭芃凱 日期:2023-03-22

隨著各國紛紛推出淨零碳排目標,「如何落實」也成為政府企業迫切求解的大哉問。

史丹佛永續學院設立「永續加速器」,帶頭尋找可以「規模化」的問題解方。

 

「這是一場長期的耐力賽跑。」三月二十一日,總統蔡英文在《今周刊》主辦的「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現場致詞指出,她從二○一六年開始提倡能源轉型,政府並於二一年世界地球日提出台灣「二○五○淨零碳排」目標,七年來的努力逐漸看到成果,近年台灣光電、風電的設置量都有顯著成長。

 

蔡英文強調,再生能源不只是淨零轉型的必要,也是龐大的商機:「目前台灣再生能源總發電比率已達八.三%,而再生能源投資及建設每年可以穩定貢獻台灣一%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她也期許全球積極加速邁向淨零轉型趨勢的同時,台灣能急起直追,帶動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

 

這場高峰會以「迎戰零碳時代」為主題,邀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多爾永續發展學院(以下簡稱多爾學院)院長馬朱爾德(Arun Majumdar),與台灣政府、企業分享學界如何串連研究資源,協助推動產業淨零轉型。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開場致詞指出,零碳的議題和每個人都有關,「絕對不只是政府的事,除了政府以外,在座的所有人,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面對不斷與時俱進的永續趨勢,他也期許,透過馬朱爾德所分享多爾學院的淨零成功經驗,能讓各界有所學習,並省思台灣在追求永續和淨零的過程中,還要付出什麼努力、如何和國際接軌等重要議題。

 

二一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上,當各國政府紛紛提出各自的淨零碳排承諾,背後的事實是,「沒有人知道實現的方法。」馬朱爾德在論壇中,描述起當前全球淨零之路充滿未知的前景,語氣冷靜而令人警醒:「這是歷史上神奇的一刻,大家都對同一件事有共識,卻沒有人知道要怎麼做⋯⋯。我們已經來到一個轉捩點,問題是:我們應該怎麼辦?」

 

全球拚淨零!

新一輪工業革命  也是大商機

 

馬朱爾德迫切的提問,源自於他在論壇所列舉的幾個數據:根據一五年的《巴黎協議》,各國承諾要將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控制在攝氏二度以內;若要滿足這份承諾,則全球將只能再排放八千億噸的二氧化碳。以現階段全球每年碳排量四百億噸的標準計算,若不減少碳排,這個世界的排碳量,只剩下二十年就會「超標」。

 

再回頭審視各國看似美好的氣候承諾:美國預計在五○年達到淨零碳排,中國將在六○年達到,印度則是七○年。換句話說,三國的時程都遠遠超出前述二十年的時限;尤其對於如何實踐承諾,各國至今仍在苦尋各種可行方案。

 

「這就是我們眼前的挑戰,堪稱新一輪的工業革命。」馬朱爾德的語氣中,滿是迫切。

 

革命推翻舊有秩序,同時,卻也意味著一片充滿可能的新局得以展開。當所有產業都面臨轉型壓力,馬朱爾德指出光明面:「這難道不是龐大的商機所在嗎?」由他領導的多爾學院,就試圖在革命的風中撐起一道帆,引領產業往永續淨零的路加速前行。

 

產學合作還不夠!

更要發揮「規模化」影響力

 

二二年秋季,多爾學院開始營運,這是史丹佛大學七十五年來首次設立的新學院。面對世界的變動趨勢,馬朱爾德不諱言:「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學術界的角色。」

 

永續轉型因為技術門檻而裹足不前,史丹佛大學作為矽谷核心的角色,如何推進產業的淨零發展?馬朱爾德提出「三腳凳」結構,說明一個新型學術機構的理想模式:第一大支柱,是傳統意義上由教授、學生、課程、學位所組成的學系架構。

 

第二大支柱,是打破學科分野、以「應用」為導向的跨領域研究所,包括伍德茲環境中心、皮克特能源中心,串連不同學院,並與外界產業合作。

 

兩大支柱之外,史丹佛大學近期積極推動的第三支柱,則是一套「加速器機制」。隨著永續轉型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學院必須提出可以擴大規模(scalable)、發揮真實影響力的解方。

 

「在研究中,要進行概念驗證才能提出突破性的想法,但無法規模化的想法,就無法發揮影響力。」馬朱爾德解釋,「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規模、要尋找的是哪一類型的解方?」

 

他將多爾學院企圖解決的大問題稱為「旗艦目標」,舉凡電網儲電時間延長、負排放、大規模製氫、氣候相關資訊的測量系統、生態保育、淡水製造、鋼鐵、水泥,以及化學品淨零排放在內,都是馬朱爾德隨口列出可延伸探討的議題。但他也坦言,現階段每項議題,都還有著重重難以跨越的技術門檻。

 

「這就像一九六二年(美國)總統甘迺迪提出『十年內登月並且安全返航』的目標一樣。」馬朱爾德直言,「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難度堪比登天』的旗艦目標。」他眼中,正因難度之高、規模之大,讓「永續加速器」成為必須。

 

「孤軍奮戰解決不了問題,單憑一所大學絕對辦不到。」馬朱爾德進一步說明,史丹佛大學的加速器將如何與外界串連合作:「合作對象包括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有時候是技術、產品的商業化,有時候是運用政策槓桿發揮影響力、打造生態系資料分享所需的數位平台,或結合所有這些方式來實現目標。」

 

傳統學院、跨領域研究中心,以及加速器,三道支柱,共同支撐地球、氣候、社會的永續發展。「只要掌握了規模化的流程和方法,就可以回頭找出核心問題;從源頭解決問題,再透過規模化實現旗艦目標。」馬朱爾德這樣總結這套新的學術機構運作模式。接著,他也為台灣提供幾個在加速器推進下,成功從學術研究孵化出規模化成果的案例。

 

馬朱爾德

馬朱爾德直言,過去數十年來地球的極端高溫頻率急遽上升,各界應立刻正視並行動。(攝影/劉咸昌)

 

馬朱爾德

 

鎳氫電池新創可降儲電成本

獲石油巨頭SLB投資

 

要將解決方案規模化,一個重要因素在於成本能否大幅降低。以史丹佛皮克特能源中心主任崔屹(Yi Cui)為首的能源新創EnerVenue,即透過一種新型鎳氫電池技術,有效降低了儲電系統的規模化成本。

 

能源轉型趨勢下,電力逐漸取代化石燃料。然而隨著用電需求持續上升,如何建置可儲備電力的電網系統,一直是轉型過程的一大阻礙。根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導,EnerVenue開發的鎳氫電池,相較於過去廣泛運用於3C產品、電動車的鋰電池,可適應極端的高溫與低溫、幾乎不需要維修,且使用壽命更長。過去鎳氫電池由於價格高昂,應用上較侷限於太空產業,直到崔屹在研究中改良了鎳氫電池的原料,降低了製造成本。

 

EnerVenue執行長海恩曼(Jorg Heinemann)在訪問中透露,他過去花了將近三年半開發鋰電池儲電系統,卻徒勞無功,而崔屹的技術,竟然能讓電池功率,從每千瓦小時(kWh)二萬美元降至一百美元,兩者價格相差兩百倍。史丹佛大學仍持續研發新技術,未來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到每千瓦小時三十美元。

 

這項吸睛的技術,讓EnerVenue在A輪募資階段獲得斯倫貝謝(SLB)、沙烏地阿美等世界石油巨頭的投資,至今已募得一.二億美元。石油企業紛紛投入再生能源技術,也反映出當今能源轉型的大勢所趨。

 

由於鎳氫電池體積龐大,鋰電池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仍無可取代。然而EnerVenue的產品,仍為未來的電網改革技術,帶來一道明亮的光束。

 

馬朱爾德

 

熱裂解技術製氫發電

全球商業化首例

 

化石燃料的退場,帶動許多企業開始研發氫氣發電技術,史丹佛大學亦有許多研究計畫投入相關研究。馬朱爾德說,當中發展最成熟的,正是氫能業者Monolith Materials(簡稱Monolith)。該公司透過熱裂解技術,將甲烷分解成碳與氫氣,並在一六年動工,建設世界上第一座以熱裂解技術將氫氣發電商業化的電廠,如今仍持續擴大規模當中。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Monolith的氫氣發電,相較於傳統化石燃料發電方式減少了九五%的碳排量;同時該公司正試圖透過垃圾掩埋場、動物糞便等管道產生的甲烷進行熱裂解。若這個作法的規模能進一步擴展,Monolith從大氣中吸收的碳量將能夠高於它的碳排。

 

身為綠能發展先驅,Monolith在ESG趨勢下獲得許多投資者青睞。根據《日經》報導,該公司「二二年七月從美國投資基金TPG等融資約三億美元」。

 

韓國《中央日報》也指出,韓國能源企業SK集團連續在二一、二二年投資Monolith,其中二二年投資金額約二五○○萬美元,藉由積極投資,SK集團希望攜手Monolith,開拓亞洲氫能源市場。除了企業之外,美國能源署更同意貸款十億美元給Monolith,協助它擴大營運規模。

 

以上兩個案例,儘管只是史丹佛大學一系列「旗艦目標」中,兩個推動目標前進的小小齒輪,但每個齒輪的運轉,都扮演著關鍵角色;背後每一個企業,更蘊藏著無限商機。

 

「每一項旗艦目標,每一項!都有上兆美元的商機,而他們都還未起步。」積極分享多爾學院的加速器案例,馬朱爾德為我們揭示了國際級永續發展學院,如何奮力開始踏上零碳時代耐力賽跑的行動力。

 

永續轉型,不只是一座學院的任務,更是每個人需要共同省思的問題。「我們的地球並非從祖先手中承襲而來,而是從下一代的手中暫時借用。」專講最後,馬朱爾德分享了一句寫在辦公室牆上的美國原住民箴言。這句他不時自我提醒的話,其實也是我們該重新思考未來的啟示。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