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補助三步驟 把握換新時機
2025 年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正式上路!現在汰換家中老舊冷氣或冰箱,換成一級能效產品,每台最高可補助 3,000 元,再加上貨物稅減免最高 2,000 元,相當於「每台最高可領 5,000 元補助」。那麼,該如何申請呢?
經濟部能源署說明,有意申請補助的民眾,可依下列步驟進行,或到官網查詢:
1. 先上網查詢「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的「補助產品查詢」專區,確認想購買的產品型號是否符合補助條件
2. 在補助期間(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購買並完成安裝,記得向業者索取「廢四機回收聯單第三聯」(消費者收執聯)
3. 準備好相關文件後,可選擇網路線上申請或掛號郵寄方式提出申請
你可能也想看:
2025年淨零轉型預算比一比!節能投資增128億、綠色金融成長9倍,這5項戰略預算被砍了
減碳商機調查》民眾最挺減碳清單曝光:節能、智能家電最有潛力,這幾點落實意願低
【圖表】台灣砸350億,節能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能源!各國能源效率改善幅度比一比
節能家電補助申請3步驟。圖片來源:能源署
為什麼要優先換冷氣、冰箱?數據告訴你答案
根據工研院2023年「家庭用電消費習慣調查」,全國家庭年度用電量前五名分別是冷氣機(28.31%)、電冰箱(12.00%)、照明(9.39%)、電熱水器(9.38%)及電視機(5.70%)。在炎熱的夏季,冷氣機的用電量更是飆升至驚人的48.85%,遠遠超過第二名的電冰箱(8.63%)和第三名的照明(6.76%)。
全國家庭年度用電量前五名分別是冷氣機(28.31%)、電冰箱(12.00%)、照明(9.39%)。圖片來源:能源署《2023家庭用電資訊百科》
到炎熱的夏季,冷氣機的用電量更是飆升近5成。圖片來源:能源署《2023家庭用電資訊百科》
調查也發現,目前全台仍有相當比例的老舊家電:超過10年以上的電冰箱占35.97%(約345萬台),冷氣機則占34.42%(約779萬台)。雖然這些數字較2019年的占比已有明顯下降,顯示近年推廣住宅家電汰舊換新具有一定成效,但仍有相當大的汰換空間。
截至2023年6月,全國家庭用電器具年份。圖片來源:能源署《2023家庭用電資訊百科》
能源署解釋,將超過10年的老舊定頻冷氣更換為一級能效機種,年耗電量可從1,293度大幅降至623度,每年節省670度電。以2023年平均電價2.60元計算,一年就能省下1,742元電費。特別是冷氣的CSPF(冷氣季節性能因數)值每提高0.1,就能節約2-3%的用電量,CSPF值越高代表越省電。
將10年以上的老舊冰箱換成一級能效新品,年耗電量可從785度降至259度,每年節省526度電,約可省下1,368元電費。電冰箱採用EEF(能源因數值)來衡量能源效率,代表每度電可維持的冷凍冷藏空間,此數值越高越省電。
能源署指出,以2023年平均電價2.60元計算,將超過10年的老舊定頻冷氣更換為一級能效機種,一年就能省下1,742元電費。圖片來源:能源署《2023家庭用電資訊百科》
如何選購節能家電?認準這2個標識
台灣的節能標示制度分為「節能標章」與「能源效率標示」兩種,其中「能源效率標示」屬於強制性制度,分為 1 至 5 級,級數越小代表越省電,其目的就是讓消費者在選購時能清楚了解產品的耗電量與省電效果,進而挑選最適合的節能產品,例如:
1. 每年耗電量:顯示該產品每年的預估耗電量(實際數據可能因使用情況而異)。不同家電有不同的計算方式,消費者可透過經濟部能源局的「能源比一比」工具進行評估。
2. 能源等級標示(溫度計圖示):以地球上的溫度計象徵能源效率,分為 1 至 5 級,數字越小代表越節能、省電,碳排放也越少,有助於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能源效率標示。圖片來源:台電月刊
至於「節能標章」,則是自願性認證,由經濟部能源局受理廠商自主申請。常見的節能標章由電源、愛心雙手與火苗組成,象徵用心節約能源、實踐省油、省氣、省電,並倡導從日常生活落實節能。
節能標章屬於自願性認證,經濟部能源局在廠商申請並符合標準後,才會授予產品張貼。雖然標章上未特別標示數據,但貼有此標章的產品,其能源效率比國家標準高 10% 至 50%,不僅品質有保障,更能有效節能省錢。
節能標章。圖片來源:能源署
這項補助計畫是行政院「深度節能推動計畫」的重要環節。該計畫於去年 8 月 8 日獲行政院核定,並於 2024 至 2027 年間投入 353 億元,目標是在 4 年內促進節電 206 億度,減碳預期可達 1,018 萬公噸。經濟部指出,透過多項節能措施,還有望帶動 3,266 億元的節能投資,為台灣 2050 年淨零排放願景奠定更穩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