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圖表分析》全球排名前五風險有哪些?解析世界經濟論壇《2024全球風險報告》,給台灣的啟示

圖表分析》全球排名前五風險有哪些?解析世界經濟論壇《2024全球風險報告》,給台灣的啟示
撰文: 台大風險中心/臧婕閔、郭雅婷、許令儒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04-24

當前全球面臨著來自氣候變遷、地緣政治衝突等結構性力量的挑戰,「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突顯了全球風險與危機的嚴重性,闡述了這些結構性力量如何導致全球風險不斷攀升的過程。

隨著全球風險的不斷擴大,我們必須尋找有效的因應之道,本報告著眼於風險的多面性,透過對全球風險感知調查的分析,揭示了全球風險之間的複雜關係和潛在影響。

壹、前言與概覽

 

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簡稱WEF)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4)在開頭即提醒全球領導人,世界局勢正受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衝突兩大危機嚴重影響,全球的前景仍充滿著不確定性,全球面臨地緣、人口與科技以及氣候變遷等四結構的系統性轉變。

 

而今年報告的重點也在於這些結構性力量是如何導致全球風險與危機的提升。

 

貳、《全球風險報告》系列內容與調查方法


一、全球風險是什麼?

 

全球風險為一種一旦發生,就將對全球的GDP、人口或自然資源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潛在事件或條件。而全球風險感知調查(The Global Risks Perception Survey, GRPS)則立基在此定義之上,來調查年度的全球風險。

 

二、調查方法要素


全球風險感知調查(以下簡稱GRPS)是《全球風險報告》在過去二十年中主要的立論基石。每年GRPS匯聚來自學術界、商界、政府、國際社會與民間社會等各領域的專家來填寫調查問卷共同評估世界面臨的風險為何。

 

GRPS由數項調查子項目所組成,2024年的GRPS相較於2023年,更動了去年的全球風險嚴重性和全球風險的預備和治理;並刪除了面對風險的質化問題和增加了全球風險概覽。如表1介紹:

 

參、2024年的重要發現


一、惡化中的全球前景


2024年呈現的是一個惡化中的前景,如圖1,兩年內的短期風險極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加倍惡化。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受訪者(54%)也都預期2024年有發生全球性的中等危機之風險。

 

圖1 全球風險在不同時間尺度下的嚴重性。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6) (Figure A)

 

從圖2則可以看到風險種類的變化趨勢,短期內尚未進入前十大風險的極端氣候、全球生態系統變化、生物多樣性下降與自然資源短缺等極重大風險都在十年的尺度下名列前五。

 

圖2 近兩年與近十年的風險排名變化。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8) (Figure C)

 

從報告中所彙整的「長期(10年)與短期(2年)風險之嚴重程度相關矩陣(圖3)可以看到同上述提及到的一個惡化的全球風險概覽。在長期中,34個全球風險中有33個在嚴重程度得分上升,互映了前文所提及的,受訪者對這些風險在未來十年內頻率或強度增加的擔憂。

 

圖3 長期與短期風險之嚴重程度相關矩陣。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37) (Figure 2.1)
 

二、影響全球風險的四個結構


本次報告主要透過四個結構因素來分析全球風險。如下表2整理:

 


三、全球風險之間的網絡關係圖


除上述外,GRPS調查亦重視勾勒出不同風險之間的網絡關係。如圖4所顯示,當前最嚴重的「社會極化(societal polarization)」問題與「假訊息與錯誤訊息」之間有代表「密切關係」的粗線條相互連結;而另一項極重大危機經濟低迷(economic downturn)則與泡沫經濟(asset bubble bursts)和債務危機(debt)具有密切關聯。

 

最後環境方面次嚴重的危機自然資源短缺則可以從線條中看到,其與污染、氣候變遷以及極端氣候事件與生物多樣性流失與失衡皆具有複雜的網絡關係。

 

圖4 全球風險之間的網絡關係圖。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17) (Figure 1.7)

 

四、不同群體的受訪者之認知差異


此外,不同受訪者群體也對不同種類風險嚴重性有相異的認知。以圖5為例,公民社會、學術界和私部門比起其他領域的受訪者更關注假訊息風險;而私部門受訪者最關注通膨與經濟低迷風險;而國際組織與政府最關注極端氣候問題。

 

圖5 不同領域的受訪者對於風險嚴重性的認知差異。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15) (Figure1.5)

 

此外不同年齡層的受訪者也對不同風險議題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如圖6可以很明確地看到,低於30歲的受訪者相比較年長的青壯年族群,更加關注環境議題的風險。這點也值得留意,可能對於風險的認知上,全球皆存在世代上的差異。而這可能在往後促成溝通問題與認知差異,以至於延誤了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

 

圖6 不同年齡層的受訪者對於不同類型的風險議題之差異比較。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16) (Figure 1.6)

 

五、2024年的風險調查結果概覽


根據GRPS2024年的調查結果,圖7綜整各受訪者的觀點排名前五名的全球風險,依序為環境風險、AI產生的假訊息或錯誤訊息、社會或是政治的極化、生活成本危機以及網路攻擊。

 

圖7 2024年排名前五的風險。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7) (Figure B)

 

值得留意,雖然去年(2023年)的報告中能源與糧食危機被列為頂級風險,但今年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受訪者選擇其為核心的風險。原因可能來自於調查進行時(2023年9月)尚未發生中東衝突。而上述兩危機可能隨著以巴衝突與俄烏戰爭的衝突而變得嚴重。

 

六、五大名列前茅的風險綜整


(一)、風險一: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對全球風險的格局影響非常重大,有三分之二的GRPS受訪者將極端氣候列為2024年最有可能引發全球實質危機的風險。

 

但GRPS受訪者之間對環境風險的迫切性抱持分歧的看法。這可能代表著關鍵決策者對於問題的緊急程度有不同的認知,從而延誤危機處理的時機。此外,氣候變遷即將在全球均溫變暖1.5度左右時達到不可逆轉的臨界點,而可能導致社會的集體適應能力被壓垮。

 

(二)、風險二:AI導致的假訊息或錯誤訊息

 

而AI導致的假訊息和錯誤訊息則名列第二,報告指出原因可能來自於COVID-19流行的過程中因人們的恐懼提及了假訊息和錯誤訊息發展的沃土。除此之外,AI技術使製造假訊息的成本大幅降低,將使得未來兩年內假訊息和訊息濫用將成為全球最嚴重的風險。此外因應假訊息的浮濫,資訊審查的風險也可能進一步提升。

 

(三)、風險三:社會或/和政治的極化


社會或政治的極化則不管是在今年或近兩年的排名都名列前茅(圖3)。此外,報告也指出極化和經濟衰退是全球風險網絡中會互相影響的兩項風險(圖4)。而從各風險之間的網絡統整圖中,也可看到極化與經濟衰退是驅動許多風險的重要因素與其後果。

 

極化的原因則與上述提及的AI的迅速發展與浮濫密不可分,因為假訊息的傳播,可能會削弱新當選政府的合法性,甚至導致仇恨犯罪與恐怖主義。


(四)、風險四:生存成本危機


生存成本危機仍是2024年主要的疑慮,此危機與氣候變遷、技術進步與地緣政治衝突等上述結構都密切相關。尤其使債務沈重的國家、氣候適應較低以及容易發生衝突的國家因為生存危機變高而難以進行實體的基礎建設、綠色投資與提供公民就業機會,而造成社會與環境的另一波衝擊。


(五)、風險五:網路攻擊


除了上述的假訊息與極化外,GRPS的受訪者也強調「網路攻擊」是另一項因AI技術的快速發展而變嚴重的一項風險。因現在使用生成式AI可以輕鬆且準確的將網路釣魚攻擊的內容翻譯為少數族群的語言,讓網路釣魚攻擊變得更加普遍。

 

肆、如何回應全球風險?


前述許多全球風險是相互關連的,他們演變得日益複雜、影響深遠且發展快速,可能破壞我們集體應對的能力。

 

然而在日益碎片化的世界中,仍然存在採取行動的關鍵機會。本報告提供了四種概括性的風險應對方法,根據其所需要的合作程度依序為:在地化策略(Localized strategies)、突破性嘗試(Breakthrough endeavors)、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s)與跨境協調(Cross-border coordination)。以下分別介紹:

 

一、在地化策略

 

在地化策略可以更靈活的應對風險,能提高社區對不可避免的全球風險影響的準備程度,但並沒有顯著減輕其跨國界影響。報告強調了幾種在地化的風險治理方法包含:提高公眾意識與教育、金融工具、國家與地方管制。

 

二、突破性嘗試


個人和集體的突破性嘗試對於預防或減輕風險同樣重要,大多屬於研究與開發(R&D)的範疇,在健康、環境與技術風險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而加強全球研究網路的連結可促進溝通和資源共享。公部門的支持仍是重要的,其可提供鼓勵私部門創新的誘因並促進社會對新技術和方法的接受。


三、集體行動


在此集體行動是指個人行動的總和而非合作的結果,當單一個人、或公司一起進行有共同目標的集體行動時,也有可能引發全球尺度的變革。有幾種屬於集體行動的風險治理方法:公眾意識和教育、多利益相關方參與和企業策略。在近年社會極化越趨嚴重的格局中,有效的集體行動並非易事。因此建立共同標準與知識共享的平台至關重要。


四、跨境協調


在日益分裂的世界中,合作可能受限,然跨境協調仍是目前應對全球風險的必要途徑之一,其形式從相互克制、解決系統最薄弱的環節到國際間的協議。小型多邊條約與協議(Minilateral treaties and agreements)及全球條約與協議屬於跨境協調的風險治理方法。

 

伍、2024年前景概覽與小結


2024年呈現的是一個惡化中的全球前景,尤其是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衝突激化兩大格局,使得短期和長期的前景調查結果都是較負面的。而留意的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革新也對人類未來的生存風險以及假訊息與社會極化帶來不確定性。

 

陸、反思:給台灣的啟示


縱覽2024年的《全球風險報告》,有幾點值得台灣留意:


一、延續去年2023年的趨勢,氣候變遷仍將是短期與長期全球皆需面對的議題,台灣公民社會與企業也不例外

 

處理氣候變遷議題不僅是公部門的職責,報告中提到的突破性的嘗試及集體行動兩種因應風險的途徑也值得台灣公民社會與私部門留意。首先,公民社會、學術界與企業的創新都會對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發揮關鍵作用。

 

除此之外,當個人或是私部門願意一同以相同目標行動時,也將會凝聚龐大力量來處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如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積極進行低碳轉型以因應氣候變遷的全球危機。

 

二、台灣的公部門應並重扎實的「在地化策略」與「跨境協調」以因應越來越複雜的風險治理

 

今年報告特別強調應並重「扎實的在地化策略」與「跨國合作」的治理途徑亦值得公部門留意。首先為了因應當前與長期最嚴峻的氣候變遷風險,公部門應更積極的推動減碳與永續治理的法規修正,並接軌國際趨勢。

 

除此之外,公部門也可以提供企業與公民社會一套更完整的「低碳轉型」架構與鼓勵措施,來更實質的落地風險治理。

 

三、近年趨勢:假訊息與AI科技對社會的影響也值得台灣留意

 

最後,報告今年特別關注AI生成的假訊息與錯誤訊息議題也相當值得台灣留意。同報告中所強調的,假訊息與社會極化將會侵害民主社會的韌性,尤其與近年快速發展的AI技術有密切的關聯。

 

因為深深鑲嵌入社會之「AI技術與社會」之間的複合風險,特別需要「在地化策略」與「跨境協調」兩者之並重。

 

參考文獻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4, 19th Edition — Insight Report. Geneva: World Economic Forum.
胡祐瑄(2021)。〈世界經濟論壇(WEF)《2021全球風險報告》重點整理〉。
張睿寧(2022)。〈世界經濟論壇(WEF)《2022全球風險報告》重點整理〉。
魏麗容、郭雅婷(2023)。〈世界經濟論壇(WEF)《2023全球風險報告》重點整理與反思〉。

 

※全文轉載自台大風險中心,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