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對公司的忠誠度竟然是件「壞事」呢?過去一年來,就業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新舊職員之間的薪資差距越來越大,而這樣的變化,似乎帶來了新的不公平現象。
搶人大戰中,新鳥總是比較吃香?
過去一年中,疫情過後經濟復甦的狀況讓美國求職市場大熱,為了搶到好人才,各公司紛紛祭出高薪吸引求職者。然而,這樣的策略卻開始在新舊員工的薪資之間製造出了深深的鴻溝。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低薪資、缺乏升遷機會和感覺不受尊重是 2021 年大多數的美國員工選擇離職的主要原因。那些離開現在職位並在其他地方找到新工作的人,大多獲得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在新工作中也獲得更多升遷機會。
而根據 LaborIQ 所統計的薪資數據,以類似的崗位來說,新人的平均薪資比老鳥高了 7% 左右。而在科技、商業這種需要特殊技能的領域,差距的比例更大。
以資安工程師來說,新舊員工之間的差距約是 11%;但資訊科技經理這個職位的差距大約是 20%!雖然不同職位、不同城市的差距幅度會有所差異,但總體而言,在這波大離職潮中,資深員工們對公司的忠誠卻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但現在老員工們也漸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紛紛要求加薪。而這樣的要求,也成為人資的一大挑戰,畢竟公司已經花了比過去更多的錢在招攬新員工,現在又得同時幫老員工加薪,究竟要如何符合預算,就成了個大難題。
要換工作還是留下來?請選擇!
其實,類似的薪資不等現象在過去也曾出現過,人們將這樣的現象稱為「薪資倒置」(salry inversion)。因為按照常理來說,老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應該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所以理當拿的比菜鳥多。然而,就業市場的狀況卻不是如此。
以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追蹤過去二十年的薪資變動狀況而言,在經濟衰退的狀況下,老員工的確會拿到較好的薪水,因為這時新的求職者通常是非自願離職的;相反的,在經濟成長的情形下,求職者才是老大。
以四月來說,新求職者的薪資比去年同期調漲了 5.6%,而同一時間,老鳥們的薪資只漲了 4.2%,這 1.4% 的差距大概是自網路泡沫以來最大的幅度。以今年第一季 Fed 的通膨率預估(5.2%)來說,換工作、不換工作的差距最終會決定勞工的薪資究竟跟不跟得上通膨。
福利加好加滿!公司出手真能留住人才嗎?
不過,前面說到老員工們也已經意識到了問題,公司們又是如何應對的?
微軟前陣子宣布,將開始調整薪資預算並且提供更大幅度的加薪。另外,也有些雇主通過單次加薪、健身房會員資格、獎勵旅行等其他方式鼓勵員工。
有些公司則基本沒有遇到這樣的難題,比如說薪資一直給得非常大方的 Netflix。公司策略就是不斷獎勵優秀員工、避免他們被挖角到新公司去。近來,也開始有越來越多公司採用類似的策略。
那麼,對於求職者來說,到底是要走要留呢?
簡單來說,如果不想錯過這波熱潮,那還是趁這個機會換個工作比較實際。但若是不想面對求職時的各種不確定性,那最好的策略應該是搞清楚薪資差距,然後拿去跟原公司老闆談判。畢竟,他們也會比較希望有經驗的老員工留下。
延伸閱讀:
最有科學根據的第六感指南!CIA 情報員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說謊者陰謀
Web3 新創及時雨? Binance Labs 5 億美元投資基金,推動區塊鏈及 Web3 新技術
※本文授權自科技報橘,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