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外出不用到處買水喝!打開環保署飲水地圖「奉茶App」,一鍵找尋全台免費飲水機

外出不用到處買水喝!打開環保署飲水地圖「奉茶App」,一鍵找尋全台免費飲水機
撰文: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分類:低碳綠色生活     圖檔來源:李蘇竣 日期:2022-08-12

環保署兩年前推出飲水地圖「奉茶App」,供民眾搜尋全台免費飲水機及供水店家資訊,目前有21萬用戶,推估已減少約45.8萬個塑膠瓶裝水、減碳約4萬公斤。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昨(3)日呼籲,要邁向2050淨零轉型,生活模式的改變是關鍵,盼民眾養成自備環保杯習慣,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

奉茶站點擴至8300處 2年創40公噸減碳效益

 

全球減塑腳步不斷,環保署為了減少民眾購買瓶裝水,兩年前和業者合作建置飲水共享地圖「奉茶App」,串連全台各地免費飲水機、加水站點資訊,提供民眾便利喝水的環境。環保署昨(3)日舉辦「揹水奉茶無塑輕旅行」記者會,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表示,自備環保杯的民眾可以用奉茶App在全國各奉茶站取水,不用到處買水喝,目前已初步達成減塑成效。

 

「奉茶App」於2020年3月上線,據環保署統計,目前已累積近21萬用戶下載,全台共8300處奉茶點,減用了約45.8萬的塑膠瓶,粗估減少約4萬公斤碳排放。奉茶據點遍布全台,台北市與台南市皆已超過千站,離島加總超過300站,據點包含政府機關、大型企業及民間店家,其中以政府機關占最大宗75%。

 

蔡鴻德直言,減塑量相較於全台每年耗用10億個瓶裝水,還有很多努力空間,疫情趨緩後要號召更多單位加入奉茶點,目標是擴增至一萬多個據點,像便利超商一樣「隨便找都有」,結合循環杯租借機制與環保杯優惠,營造民眾開始改變行為的契機。

 

環保署昨日舉辦「揹水奉茶無塑輕旅行」記者會,向登山民眾推廣奉茶App運用。攝影:李蘇竣

 

減塑下一步 改變生活型態邁向淨零碳排

 

奉茶行動發起人黃暐程認為「淨零排放從喝水開始」,希望藉著科技協助,讓有飲水需求的民眾更方便找到供水,以眾人之力一起帶來正向改變。

 

蔡鴻德指出,根據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所有轉型中最重要的是人類行為模式的改變,建議民眾養成自備環保杯習慣,節省塑膠瓶使用。

 

除了從源頭減少塑膠使用,環保署也要加強後端回收再利用措施,蔡鴻德表示,歐盟等國家不僅逐步禁止一次性塑膠用品,也要求新製塑膠品使用回收塑膠原料,如台灣的寶特瓶回收率可以高達95%以上,而這些回收寶特瓶可以投入紡織衣物等用途,或是再製成塑膠粒重新摻入製成,目前業界可以摻到25%回收塑膠粒,環保署目標是推到100%,讓塑膠可以一直重複使用,不再浪費有限的資源。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表示,如果民眾自備環保杯,不買瓶裝水,就能達到源頭減塑與減碳效益。攝影:李蘇竣

 

找回本土奉茶文化 山友:用善意取代說教

 

環保署3日選在新北市觀音山遊客中心舉辦記者會,宣傳觀音山上20餘年歷史的奉茶站。環保署說明,奉茶是台灣傳統文化,當地山友早年籌組「觀音山揹水隊」,自發揹水到山上供山友無償享用,奉茶App成立後也將這些奉茶站收錄於地圖之中。

 

民眾自發籌組揹水隊,定期揹水上山分享給山友。攝影:李蘇竣

 

觀音山揹水隊會長蘇進雄表示,因為曾經在觀音山上接受山友分享一杯水解渴,感念善心才決定開始揹水奉茶。他認為,奉茶文化是一種愛的循環,當人們在最累最渴時喝到一杯水,內心感動將成為善意的種子,傳遞效果可能比制式化的「無塑山林」宣導還有效,未來將持續擴大揹水隊足跡,邀請各地山友一起傳承奉茶文化。

 

揹水隊員將乾淨飲用水倒入觀音山頂的奉茶儲桶。圖片來源:環保署提供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