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特斯拉削價求銷量,鴻華先進掛牌上市挺得住?為何電動車是鴻海是轉型主軸?

電動車得特價才賣得出去…全球價格割喉戰鴻海挺得住?「它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殺出血路」
撰文: 趙承益     分類:智慧城市經濟     圖檔來源:今周刊攝影組 日期:2023-11-20

鴻海(2317)與裕隆(2001)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2258),周一(11/20)在台灣創新板掛牌上市,為台灣電動車發展再造新里程碑,但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和各大傳統汽車製造商多年來砸錢發展拓市,原本獨尊綠能的時代,現在需求竟然開始降溫。

業者被迫降價促銷,自家電動車才賣得動,還不得不重新評估投資腳步,對於鴻海在內尚未量產、但積極進軍電動車市場的業者,挑戰更是加倍。

 

從滙豐(HSBC)彙整的銷售和財務數據來看,電動車原本往往要等上幾個月才能交車,如今竟都得靠特價才賣得出去,前所未見。在英國,10月平均售價低於原建議零售價的11%;在美國,電動車折扣為10%;連在德國,也有大約7%的空前降價。

 

連特斯拉今年陸續降價,為了維持銷量,有的款式降幅多達30%,逼得其他汽車業者縱使虧本也要跟進。根據研究機構Cox Automotive統計,美國9月電動車平均售價為50,683美元,低於8月的52,212美元,遠低於一年前的65,000美元。

 

削價求銷量 各大車廠暫緩擴廠

 

特斯拉也因削價競爭而損及利潤,去年電動車營收成長51%,但今年第3季僅增長5%。其中毛利率降至16.3%,是四年來最低水準。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已表示,他考慮暫緩在墨西哥規模10億美元的建廠計畫;通用汽車(GM)也延後在底特律電動皮卡廠的擴建案;福特原規劃150億美元的電動車相關投資,也擱置其中的120億美元。在歐洲,福斯也以電動車需求「遲緩」為由,延後第四座電池廠的計畫。

 

與此同時,中國製的電動車卻來勢洶洶,不僅在全球最大的本土市場居於主導地位,外銷量也持續增加。中國製電動車除掌握成本較低和技術先進優勢之外,更重要的還主宰整個電動車供應鏈,尤其電池方面,各國製造商根本難望項背。

 

為什麼要挑戰電動車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答覆《彭博商業周刊》說,邏輯很簡單:鴻海需要更大的市場來維持成長,而隨電動車成本上揚,汽車產業需要有鴻海這樣可委外的公司來生產車輛。他說:「如果僅僅靠自己,競爭將會非常困難。」據高盛分析,到2025年,電動車委外市場可能價值360億美元,到2030年可能增至1,440億美元。對於去年營收2,220億美元的鴻海來說,這市場仍相當龐大。

 

汽車委外生產並非獨創的概念,麥格納(Magna International)旗下奧地利子公司Magna Steyr和芬蘭的Valmet Automotive 長期以來為賓士(Mercedes-Benz)、BMW等品牌生產汽車。只不過,外包模式在全球電動車銷售中只占極小部分。

 

不管對傳統汽車製造商,或是有意投入電動車革命的新創業者,鴻海都提出當年對蘋果(Apple)相同的承諾:來找我們,我們能供應、設計、組裝車輛的任何部分,甚至整部車輛,不僅效率更高、成本也低。

 

對傳統車廠或新創企業,開發電動車的最大問題就是太燒錢。特斯拉是全美國電動車事業唯一賺錢的公司,其他品牌都在賠錢。以福特的電動皮卡F-150為例,賣一輛就賠一輛,並已預告電動車部門全年將虧損45億美元。

 

鴻海主導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執行長鄭顯聰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說:「全世界浪費太多時間在加工相同的零件上,而且還賠錢,這沒道理。」長年待在大陸、少數兼有傳統汽車和電動車經歷的鄭顯聰說:「我過去20年在中國學到很多,可以複製這些經驗。」

 

商機在電動車零件 而非整車組裝

 

MIH平台提供的解方,就是一套標準化的電動車零件和軟體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客製化服務,客戶若有意願,MIH可介紹給鴻海或其他公司來製造電動車。

 

這種策略的好處是減少需要製造或引進零組件的數量。鴻海正在開發即使沒有線纜和連接器、也能在車內串連這些零組件。對鴻海頗有研究的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教授謝長泰觀察,鴻海目前為電動車布局各地的工廠,大部分獲利可能來自生產零件,而非組裝車輛。謝長泰告訴《彭博商業周刊》:「倘若代工造車的事業最後變成以供應零件為主,我猜他們也會很滿意。」

 

電動車是鴻海3+3策略布局的一環,也是轉型的主軸。鴻海第3季獲利意外成長11%,但預警Q4營收將連三季下降,可見目前營收半數依賴蘋果的現況需要改變。同時,製造基地過於集中在中國也有風險,發展電動車正是重心向中國以外地區挪移的順勢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