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耕耘,目前台南市汙水處理率達45.6%(落實SDG6)、太陽光電系統設置容量達1.6 GW(SDG7)、輔導269座重油及燃煤鍋爐汰換為乾淨能源(SDG9)、每10萬人綠地面積達9,124公頃(SDG11),並致力推動氣候變遷教育與永續校園、制定短中長期減碳目標與路徑圖,溫室氣體於2030年減量20%(SDG13)。
在經濟提升,配合政府「大南方、大發展」計畫,加速南部科學園區三期擴建,建構半導體科技廊道,並持續引進AI指標企業進駐台南,帶動AI人才及青年創業培植。交通提升以「行得更好、過得更好」為願景,推動智慧交通及改善偏鄉交通運輸,打造「會更好」的交通環境。在健康提升,除發展全方位醫療照護體系,推動「三好一巧」健康飲食管理,更在疫情期間,強化疫情監控,即時通報率達百分百,建立安全防疫健康的城市。
安平區公所綠牆不僅節能降溫又有美觀效果。
亮麗晴空、陽光電城
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2019年《牛津字典》(Oxford Dictionaries)將「氣候緊急狀態」列為年度代表字,取代過去「氣候變遷」的概念;國際清算銀行(BIS)更發布報告示警,氣候變遷將對全球經濟帶來超出預期的衝擊,牽動攸關生態、社會、經濟的連鎖反應。
台南市於2014年推動「亮麗晴空計畫-懸浮微粒削減管制計畫」,整合環保局、衛生局等18個與空汙改善相關的局處,以達到聯合管制的加乘效果。第一階段(2015至2019年)目標為5年內PM2.5超過紅色警戒(PM2.5 54μg/m3)日數改善50%,實際成效達76%;第一階段目標順利達成後,再提出「亮麗晴空計畫PLUS」,落實汙染源管制工作,減少空氣汙染排放,在2024年達成藍天日數(AQI 100)80%目標。
為打造綠能低碳城市,台南市自2010年啟動「陽光電城推動計畫」,針對學校、區公所、派出所、滯洪池、垃圾掩埋場等空間,推動5大屋頂型及5大地面型設置太陽光電,經過多年耕耘,截至2020年7月,太陽光電備案件數共6,933件,總裝置容量突破1.62GW(十億瓩),為全國第一,預計年底可達2GW的設置目標。
台南綠能政策已展現成果,截至 2020年 6 月,太陽能裝置量也遙遙領先,坐穩台灣第一名寶座。
弱勢關懷、銀髮照護
營造溫暖永續社會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台南市65歲以上老人占全市人口約15%∼16%。為營造溫暖的高齡友善城市,台南市針對交通運輸、住宅、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社會參與、社區與健康服務等面向辦理多項政策,例如以不同顏色標示公車路線,讓長者容易區分;65
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及裝置全口活動假牙;推廣高齡友善示範場域,包括高齡友善藥局、友善老人愛心商店、無障礙友善餐廳及高齡友善健康照護促進機構,提供年長者全人化長期照護服務。
如果想查詢各社福據點,透過「台南福利地圖」App就可搜尋到附近兩公里內的托嬰中心、老人機構、身障機構或社區關懷據點等,以及各類社會福利資源。台南市為使每一份愛心資源得以善用,透過成立整合各慈善單位捐贈物資及現金之公益平台-「台南市政府公益平台」,可避免社褔資源重疊;推動「惜食續食公共愛心倉儲」,建置實物愛心銀行實體店面,提供弱勢家庭所需各項民生物資。此外也持續布建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身障者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據點等服務,建構更綿密的社會安全網,呼應「SDG3: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實物愛心銀行就像超市一樣,進入後貨架上展示了各式物資,不管是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還是各種美味的可保存食物,這裡都一應俱全。
文化保存、教育扎根
實踐文教永續願景
台南市為台灣最具歷史底蘊的古都,為保存在地文化資產,不僅推出歷史街區振興及老屋補助政策、成立預防性專業考古單位,指定古蹟144處及登錄歷史建築77處,並在建城400年之前展開「願景2024」行動計畫,爭取主辦台灣博覽會。
為深耕閱讀風氣,營造學校圖書館及優質書香環境,完成271所國中小圖書館優質化,近5年投入逾1.3億元採購圖書;為配合新課綱科技領域課程,成立8所科技中心,首創全國於國小3∼6年級彈性學習課程,每週融入1節科技課;打造優質數位科技環境,建置50間智慧創新教室;落實雙語教育,108學年度實施雙語課程計37所(CLIL16校,巡迴共聘外師21校),112學年度將達137校;108學年度全市國小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至小一累計209校,達100%;持續推動公共化教保服務,規畫設置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及平價幼兒園,減輕家長負擔,實踐「SDG 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目標。
台南市資訊教育扎根基礎、深度學習連續6年獲選全國縣市特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