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學者觀點06】張靜貞談SDG2消除飢餓:高糧價無法避免,糧食安全人人有責!

【學者觀點06】張靜貞談SDG2消除飢餓:高糧價無法避免,糧食安全人人有責!
撰文: 劉靜頻     分類:SDGs     圖檔來源:張靜貞談SDG2消除飢餓:高糧價無法避免,糧食安全人人有責!圖/華藝提供 日期:2022-08-16

近期的新聞或是日常物價,相信讓大家都非常有感,其實讓不少人開始關心起糧食安全的議題。我們難道真的有糧食安全的問題嗎?一起來聽聽張靜貞老師的觀察與看法!

什麼是糧食安全?

 

張靜貞老師表示,要釐清這個問題,必須要先理解糧食安全的還蓋面向為何。依據聯合國定義的糧食安全,包含了四大面向:

 

供應:糧食生產是否充足

 

消費:消費端買得起、可負擔、充分利用不浪費..等

 

安全穩定度:疫病、氣候、戰爭造成風險,供應鏈是否能穩定供應

 

永續:環境與農業的永續發展

 

這四大面向,涵括了供應端到消費端的穩定,不光是企業或農民,包含消費者,不同國家之間,各個區域之間必須要能合作,建立安全機制。張老師認為,過去討論糧食安全,過度著重在「糧食自給率」,但在全球化與全球供應鏈的發展下,已經不能只考慮生產的問題。

 

為了讓我們更能理解糧食自給與糧食安全的差異,張靜貞老師舉了例子說明:英國的《經濟學人》自2012年起每年公布「全球糧食安全指數」(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它所採用的面向與數據也正是聯合國定義的糧食安全四大面向,而在2018年時由新加坡奪冠。但若單看糧食自給率,新加坡是一個沒有農業的國家,為什麼它可以在全球糧食安全指數中拿下第一名呢?

 

張靜貞老師提到,新加坡很早就開始透過大糧商進行全球布局,雖然他沒有資源生產,但透過糧商的投資、運作,建立安全庫存制度,讓新加坡的糧食安全得以提升!張老師認為,臺灣和新加坡很像,地狹人稠、缺水,但透過他們運作糧商布局的經驗,臺灣也可以發展類似糧商的合作或投資模式,運用我們的農業技術,讓其他地區成為我們的糧食基地。但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分散風險。

 

臺灣面臨哪些糧食供應鏈的問題

 

翻開臺灣目前的糧食進口國,主要集中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過去雖能有穩定的供應,但台灣地狹人稠,許多糧食依靠進口。面對氣候衝擊,臺灣不僅需要去思考新加坡、日本等國家的全球布局的作法。

 

除了糧食進口集中在部分國家外,張老師也和我們提到幾個一般人忽略的臺灣糧食供應鏈的問題:安全庫存與生產過剩。張老師認為目前台灣的安全庫存老化,面臨存儲空間不佳、空間不足的情況,儲備的糧食容易損壞,若是在面對氣候衝擊導致供應鏈中斷時,即會導致安全庫存不足。她也提到:這也是農委會目前積極推動冷鏈想解決的問題;而生產過剩主要受到民眾飲食習慣改變,使得稻米生產過剩,她認為或許能透過容器的改良、加工成即食品的方式,讓稻米食品保存期限延長,或是讓即食品成為緊急物資。

 

高糧價已不可避免

 

張靜貞老師坦言,其實全世界過去並沒有遇到長期高糧價的狀況,僅有2008、2011曾很短暫的,因為全球局勢導致恐慌而升高。她提到近2–3年的全球局勢,雖然沒有直接對臺灣的糧食安全造成影響,但也間接讓糧價大漲!以疫情為例,缺工、邊境封鎖,導致運輸成本大增;烏俄戰爭因限制肥料、能源出口,間接影響到台灣的飼料、肥料,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因此,高糧價已成為未來不可避免的情況!

 

而臺灣約有2.9%有糧食不安全的經濟弱勢族群,將會是高糧價下首當其衝的一群人,需要透過社福制度及民眾自發協助的多方努力,讓他們能接受協助,減少衝擊。張靜貞老師也語重心長的呼籲,這樣的衝擊不只是買不買起、吃不吃得飽,而是營養不良、健康不佳,影響層面更廣的問題,也是SDG2消除飢餓所強調的重點之一。

 

關心糧食安全,你可以這樣做!

 

面對各界高度關注糧食安全議題,張靜貞老師認為,台灣的農業目前已非生產型農業,因此更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加入,例如醫學、生物科技、食品、營養、生態永續..等。例如,透過生物技術,把糧食轉變成更適合高齡者營養與食用的食品,將會更符合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很多議題與研究都是一環扣著一環不斷轉換,她也鼓勵新進研究者們,可以多方嘗試與合作。尤其是在農業領域中,公私合作的夥伴關係、合作機制需要建立起來,也是未來研究者們可以多著墨與努力的方向。她更鼓勵在農業領域的研究生們,一定要多多下鄉,有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案,就在農業生產者的身上!

 

對於關心糧食議題的大家,張靜貞老師更分享了必須要留意與持續關注的關鍵字:「糧食供應鏈」、「農產品貿易與談判」、「鄉村發展與所得」,而這三個關鍵字,正是從供應鏈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糧食安全,也將會是要持續關心的方向。

 

 

《SDGs主題學者專訪計劃》由airiti 華藝數位與 Impactio學術人才網絡平台共同企劃製作

本文為華藝數位授權,完整專訪內容請至「【職人登場06】張靜貞談SDG2消除飢餓:高糧價無法避免,糧食安全人人有責!」,更多SDGs學者觀點請至《SDGs主題學者專訪》

 

參考資料:

全球糧食安全指數

新加坡的「農業食品中心」願景:新時代農夫不再拿鋤頭,讓機器人去播種和收割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