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城市逃離熱浪有方法!尋找城市「涼區」,雙北「低溫區」地圖大公開!

城市逃離熱浪有方法!尋找城市「涼區」,雙北「低溫區」地圖大公開!
撰文: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分類:SDGs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08-03

今年夏天全台亮起高溫預警,都市熱島效應也越來越嚴重。數據顯示,20年前台北市區與郊區的溫差僅1.5~2°C,2020年溫差卻已經來到3.5°C以上。但學者進一步分析還發現,盆地都市仍有高溫、低溫之別,北市萬華、大同區的高溫就明顯高於其他里。

這是否意味著傳統的公園綠地已不足夠?學者指出,問題並不出在公園綠地,而應著重於綠地提供的「涼化效應」,並將其發揮最大功能,配合調整都市規劃與建築物規範,可能就是未來躲過城市熱浪的關鍵。

都市熱島效應多嚴重? 台北盆地內高低溫差顯而易見

 

「都市熱島效應就是實際的存在。」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受訪表示,從「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跟氣象局的長期監測都可以看出,都市內的升溫趨勢非常快速。

 

台北市又為六都升溫速度之首,除了盆地地形容易蓄熱,原因還與都市化進程快速、人類活動開發集中有關。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指出,20年前台北市區與郊區的溫差約1.5~2°C,但2020年溫差已經來到3.5°C以上,「這種狀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熱島效應強度加劇,光是台北盆地內,不同鄰里的高溫也顯現出高低差異。石婉瑜透過數據分析發現,台北盆地上午約10點左右,台北萬華、大同、松山機場及新北永和、新莊、樹林等部分鄰里的地表溫度有較高溫的現象。

 

石婉瑜分析,台北盆地內的新北地區往往較台北高溫,且高溫地點常落在工業區,這可能與缺乏綠地、建築物密集且多為鐵皮屋有關;萬華及大同的高溫區,則可能肇因於建築物密度高、巷弄狹小,建築間的綠地少,再加上堤防阻隔,使河道的風無法順利吹進來。這也說明了萬華人均綠地雖高,但多數屬於堤外河濱公園,對於堤內居住空間的降溫效果不佳。

 

台北盆地氣溫分布圖,2022年7月21日12時。圖片來源: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趙立衡繪圖,林子平提供

 

此外,盆地的夏季風速也體現出熱島效應,石婉瑜從近十年數據觀察發現,淡水河以西的平均風速較低,可能是造成新莊、三重、樹林等地暑氣不易擴散的原因。

 

改善熱島提高層級 在都市計畫前端才能好好「呼吸」

 

人均綠地高反而成為高溫區,難道是綠地失靈嗎?石婉瑜解釋,綠地仍可帶來「涼化效應」,但綠地如何配置也很重要,因此都市計畫前端的作為更關鍵。而他坦言,以目前台灣都市的綠地規劃,恐怕仍不足以因應極端高溫。

 

雖然《都市計畫法》要求都市計畫區內的公園、體育場所、綠地、廣場及兒童遊樂場應該占10%以上,但石婉瑜指出,這點不僅現實上常常做不到,且所謂的公園、綠地場所,還要承擔不同設施的功能,因此都市計畫區的「公園綠地」,仍有綠覆率過低的問題。儘管日後可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修正,但實際操作上又流於討論公園綠地的開闢率,且多以遊憩使用的角度評估人均綠地和可及性。

 

石婉瑜說,雖然這些指標在維護都市的居住品質上很重要,但若不以城市的地形、地勢、氣候、水文等自然條件進行檢視,考量溫度調節、保水、滯洪等環境功能來規劃綠地的最適區位的話,則很難從根本改善城市的體質,讓水與綠的自然系統發揮最大的氣候變遷調適效益。

 

他再度提醒,「如果我們要用都市計畫裡的『公園綠地』去因應氣候變遷,是不夠的。」

 

傳統「公園綠地」不足以抗極端氣候 學者提「綠色基盤」概念

 

石婉瑜認為,要因應極端高溫,需要更高層級的規劃及政策工具,近年常被提及的「綠色基盤策略」,就比都市計畫中的土地規劃工具「公園綠地」更加適合。

 

他解釋,綠地帶來的「涼化效應」能夠協助城市降溫,是因為植栽與水體覆蓋的自然地表,如草原、濕地、農地等,具有降低氣溫的功能。如果這些元素能結合其他開放空間,並連結自然的通風廊道,如山谷、丘壑、河川、渠道等,重建城市的自然通風與涼化機制,將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熱島效應強度。

 

另外,涼化效應不一定非得要大型綠地,小型綠地的相鄰配置也能提供良好的降溫效果,如果綠地結合水景(特別是噴泉),更可以調節微氣候,帶來冷卻的效果。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認為,綠地空間規劃要放在都市計畫前端,才有辦法建構能呼吸的自然通風體系。圖片來源:Ludovic Lubeigt/Flickr(CC BY-SA 2.0)

 

石婉瑜提醒,綠基盤規劃要放在都市土地使用計畫之前,才有辦法提供系統性、策略性的規劃框架。他舉例,台灣過去曾經推動《景觀法》,就有機會提高綠地規劃的層級,並賦予結合縣市「景觀綱要計畫」的法源基礎。另一個政策工具則是透過地方國土計畫的劃定機會,結合地方變遷調適計畫,將綠色基盤納入氣候調適規劃。

 

林子平也建議,國土計畫可以參考荷蘭經驗,針對綠地做通盤考量。荷蘭全國性的綠帶系統,足以讓「一隻黃鼠狼可以從南部走到北部」,沒有被太多人工設施阻斷的綠地,生態系統才能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聯合國提倡的「自然為本」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不只是降溫,也提供防洪、固碳、遊憩、棲地等生態系統服務。

 

「學會看風向」 扭轉盆地地形弱勢 從建築規範下手

 

24日當天全台飆出高溫,花蓮富源測站出現40.4°C,新北板橋39.4°C創下設站以來的新高,全台只有新竹市沒有發布高溫預警。林子平說明,這是因為新竹市臨海及北側的頭前溪可引入海風,氣候較為舒適。

 

因此若進一步考量到都市設計,熱島效應仍有改善的可能。林子平提到,仍有部分地區的都市綠地規劃值得效仿,例如台中在都市更新中的獎勵項目,有基地通風率的計算,如果建築鄰近綠地、公園或廣場,可以透過計算來調整建築棟距及量體,減少建築阻擋風的情形;新北市江子翠北側沿大漢溪區域,為避免建築物太過密集,有管制建築寬度占比,讓河道的風得以進入。

 

「不能因為地形基本條件不好就不努力,」林子平舉例,要讓台北盆地降溫有兩個方法,首先要讓海風、河道風吹進市區,但堤防可能會阻擋風,要去思考如何防止洪患但可引導氣流進入,也要增加堤防旁停車場的綠化空間,讓風先順著綠化空間降溫,再吹進城市。

 

其次,每個地區都有長期潛在風向,例如關渡平原有淡水河口的西北風、南港有來自基隆河谷的東風,在建築的配置上,也可以去調整角度順應風勢、不要阻擋風向。

 

「草地式」綠化作用不大  停車場中央種樹比周圍植栽好

 

減緩熱島效應,遮蔭也非常關鍵。石婉瑜表示,台灣位屬副熱帶氣候區,太陽入射角較高,假設沒有遮蔭,戶外活動非常不舒適。他指出,「草地式」綠化效用不大,幾乎沒有降溫效果;相較之下,喬木提供較強的蒸散冷卻及樹冠遮蔭,有效提升戶外活動者的舒適性。

 

而夏天去戶外停車場開車時,常會感覺車內像火爐。但平面停車場常常不是綠化重點,或是將植栽種在停車場周邊,石婉瑜指出,若停車場的植栽綠化能配置於中間,將會帶來很實際的降溫效果。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指出,在道路規劃上,提供跟活動行為相對應的遮蔭型綠化非常重要。圖片來源:石婉瑜提供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指出,在道路規劃上,提供跟活動行為相對應的遮蔭型綠化非常重要。圖片來源:石婉瑜提供

 

石婉瑜同時為聯合國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IPCC AR6)第六章,當中有關綠基盤、自然解方與城市調適規劃的貢獻作者。他提醒,即使是聯合國提倡的自然解方,調節效果也有其限制。因為如果升溫超過1.5°C,植物的生理結構也將受不了高溫,使效用受限。植物並不像冷氣般可以指定溫度,「也就是現在,要做就要快做。」

 

面對極端高溫,個人調適還能怎麼做?林子平給出以下建議:

 

1. 平時走路的上班族,可盡量找騎樓或樹蔭下行走,增加遮蔭、減少暴露在太陽下的機會。


2. 農民、漁夫、工人等戶外工作者,不得不暴露在太陽下工作,就需要控制暴露時間、慎選透氣衣著、隨時補充水分。


3. 開空調時要控制時間及溫度,可配合電扇降低體感溫度,若太依賴冷氣,反而會更無法適應高溫,減弱身體原先調節溫度的能力。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